今天打了个视频电话给爸妈,突然这么主动,父母一接电话就猜到我缺钱了。我爸在那头会心一笑说,就知道你这丫头除了月底会一脸乖巧样,不然平常给你打个电话爱搭不理的。我知道我爸也就说我两句,我妈在视频里只笑着不吭声。不一会儿我妈就默默给我打好了下个月的生活费,随即又收到爸偷偷给我加的200块钱,支付宝的信息一响,上面是我爸发的:怕你不够花,别告诉你妈。
我心底一暖,细想好像每个月都是这样,我爸总是每次一边嗔怪我花钱太快,一边每月瞒着我妈给我塞200块红包。是不是每个父亲表达爱的方式都是矛盾的呢?以前收到多打的钱,我会一边开心一边难过,开心自己可以不用太过拮据,难过自己这么大了仍然不能做到经济独立。
对父母我总是存有一份愧疚,这种情感在接受父母金钱援助的时候会愈加地强烈。我把账记在心里,这笔账对于独生子女的我来说,肩上只会有推不掉还愈来愈重的担子。
曾看过青山七惠在《一个人的好天气》里借知寿说到,从出生、上小学、初高中直到大学学费、饭费、服装费、旅行费等,这些庞大的花销什么时候才能还清?相比于模糊在记忆深处的父爱母爱,更为清晰的是这些沉重的压力。不还上这些钱,就不好对父母说三道四,比起感激之情,更多是还是负疚感。
我不知道是否你和我一样,记下欠父母的钱,特别是为你花费的那些大数目。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清楚自己花了父母很多钱,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我的室友,她们也都很心疼父母的钱,可是因为没有算过,自己仍然稀里糊涂地买东西,每月每月地超支。
但如果你留心现在就开始计算你一个月或者一学期到底花了多少生活费,你一定惊讶于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给自己花钱找各种理由:这个东西再不买就没优惠了,再不旅行就老了,多吃这顿大餐也花不了多少钱,再不看这场电影就下映了。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在你错过的这些,也许父母从来没有享受过,不是东西没机会买,更多时候是你自己想要的更多了。
也许有些家庭会比较富裕,父母不仅能提供好的生活给你,自己也有充盈的经济条件。可我知道我的家庭很普通,父母只能尽力满足我和别人差不多的生活条件,对于他们自己能否享受,永远排在最后。他们没一起看过一部电影,没一起去来场远途旅行,没在节假日吃过一顿大餐……而这些都给20岁的我经历过,40多岁的他们呢,从没有停下来享受过他们辛苦挣的钱。
小时候我不知道我们家到底有多少存款,印象里母亲只会不停地攒钱,每一分都舍不得花,从来不舍得坐出租车,也不舍得买好吃的零食给我。导致我一直觉得家里一定很穷,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挣钱,多买好吃的回家给我妈。后来我发现我家也不是穷到坐不起车,买不起肯德基,我妈攒的钱只为了以后我的生活能有个保障,她习惯了存钱而不是享受。现在的我开始实习了,知道生活不易,自己不该过早地享受全是父母给的一切,学会存钱并努力经济独立,刚刚我还了400块钱给父母,告诉他们:现在我也能挣钱了,虽然还不能多到让你们想买啥买啥,但等今年过年回家,也能带点好吃的表表孝心了。
所以如果你还不知道努力的动力在哪里,那就开始记下每一笔开销吧。
虽然还没有出现能改变自己现状的人,也不知道生活的最终目的地在哪里,那就从为了父母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