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六点签到
如果说,当下万千创业者中,有谁最先利用人生算法的优势而扭转世界、成就事业,当属张一鸣无疑。
张一鸣从未接触过新闻媒体工作。他创办今日头条后,许多媒体人发出疑问:“他是哪个报社或杂志社出来的?他是不是媒体人?”
得知否定答案后,他们更为感慨,为什么从没做过媒体的人,能将新闻客户端做到如此之大。
答案并不复杂,只有两个字:算法。
张一鸣并非媒体科班出身,但他却是重度媒体用户。从上初中开始,张一鸣每周都要阅览十几份期刊报纸,直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十几年内大量信息的冲击中,他产生了改变的欲望。
报纸上栏目众多,迎合不同读者的兴趣需求,这是数百年来颠扑不破的行业真理。
然而,读者真的需要这样吗?每个人关注的方向领域不同,为什么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都必须接受编辑和记者的安排意志?为什么没有可以“订制”的报纸?
接触到信息技术之后,张一鸣明白,差别,在于算法的不同。
算法,曾经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熟悉的词语。在传统的学科解释中,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其实,在没有电脑之前,就有了算法,乘法口诀表是一套算法,而大厨烹饪时脑海中浮现的“先炒、再炖、最后小火收汁”,也是算法。
同样,编辑报纸、安排栏目的工作步骤,就是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算法。
张一鸣在他的文章《机器替代编辑?》中这样写道:“在互联网诞生前,信息的储存、传递和交流,都以纸张为物质载体,也由此在现代文明中诞生了生产与传递信息的组织——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这时的媒体组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对信息的物质载体与传播渠道有直接的掌控权。”
随后,他又写下:“在互联网产生之后,情形发生了聚变……在互联网这个新载体上建立起了新型的信息聚集与分发的机构。”
张一鸣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头回看互联网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颠覆历史。他发现,传统媒体将信息接收者称为“受众”,很自然地将受众看成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更习惯于将他们称为“用户”,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差别,决定了两种传播算法的不同。
最先站在用户角度思考运营的信息工具,是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和百度因此成为重要的媒体平台。
简单地说,搜索引擎通过技术来汇聚海量网页内容。它就像无所不知的“老师”,用户遇到什么不明白的事,可以主动输入关键词,向“老师”提问。
比如,“海淀区哪家烤肉店好吃”“美国第五位总统是谁”“《西游记》真的是阴谋论小说吗”等,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当用户不知道自己应该问什么时,他们也能通过“网页导航”的形式,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
但是,无论是搜索还是导航,都无法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当用户拿着手机时,他们不愿意再输入一个个汉字,去向“老师”提问,而是反过来希望自己能被网络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