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郝老师写的他的工作经历,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写照。他说:回顾我的工作生涯,在高中教书的十年间,基本没有什么创造,教学瞄着应试,教育等同管理,除了为备课而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基本上很少阅读,很少写作,很少有真正的创造;领导布置什么任务,我就完成什么工作,上班教学生,下班与朋友们玩;当时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若干年后,当初入职场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工作热情开始慢慢衰减,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又无法有效突破时,职业倦怠感开始滋长蔓延。天哪!这真得就是我工作这么多年的缩影,怎么办?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真得还来得及吗?跟自己之前相比,我现在开始了阅读,可是我知道我的理解层次是很浅薄的,没有广度,更缺少深度,阅读视角很单一,思维能力也跟不上,对此我的内心其实是极度焦虑的,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逐渐改变?我也开始写读后感受,与阅读是相同的问题,读着别人的文字,为何他们就能写得如此深刻呢?是我思想太狭隘,只能看到沙粒,无法感受大海吗?我该如何攻克自身这一大缺陷呢?
最近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我不知道何时才能改变,何时才能突破?但愿在“新网师”能够寻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