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回了阳先生老家,婶婶离世我第一次去了殡仪馆,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在那一刻似乎变得特别廉价,一台台推车推着逝去的人儿,看着婶婶被推进火化炉,那么短的时间几乎都来不及悲伤,只能麻木看着鲜活的人生突然从这一刻就永远告别自己的亲朋好友。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听到叫婶婶家人的名字,在窗口办理签字办完手续,旁边就是领骨灰的窗口,工作人员递上来一个看似不大的盒子,然后用黑布包裹起来,人的一生就这样走完。
中国人都有入土为安的情节,自然叔叔肯定会带婶婶回家安葬,阳先生家乡葬礼仪式还比较繁杂,他有事没办法长时间待在家里,婶婶首先做的是入殓仪式,选择好日子后再下葬。于是我代替他回家也为叔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阳先生家族人丁比较稀少,加上叔叔婶婶和我公公婆婆这一辈我们所有人共10个,那天晚上堂弟带着婶婶骨灰我们在路口迎接,除去领居帮忙,只有叔叔一家四口和我,那么落寞那么悲凉,想想我的娘家一大家族,大事小事全家族一起上,屋里屋外都是家族亲人,那种幸福感归属感满满当当,生活在团结有爱的大家庭多么美好,内心安全感满满。
回想爸爸妈妈在老家离去的日子,老家是土葬,和火葬相比似乎从情绪上让自己家人可以有一种断舍离的过程,家乡葬礼风俗的场域让我们和离去亲人有一个慢慢告别的过程,可以全然释放悲伤,可以近距离陪伴离去亲人,那样仪式感给予我们不断在脑海去记忆离去家人和自己的点点滴滴,亲朋好友邻居会一一过来和逝者一一告别,这样的方式给了所有在场的人充分时间忆往事,伤离别。也给予了逝者足够尊重,对于家人需要这样的方式和过程去慢慢感受亲人离去,慢慢接纳亲人离去的结果,这样的仪式感相比火化快速多了很多温情和诉说。
婶婶出殡下葬时间选择在8.31号,那个时间我已经开学,不一定有时间回家再送别婶婶,在我心里那一天去殡仪馆送别婶婶,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整个过程,在我心里我已经和婶婶真正告别。这些天看到叔叔佝偻着背,步入蹒跚的模样,感受到叔叔真的老了,堂弟一家三口昨天回去广州后,叔叔孤孤单单的模样,也很让人心痛,在我家吃饭时说起婶婶,不时低头伤心流泪,我只能悄悄给他递纸,语言上的安抚,但是我知道这样悲伤是需要时间去冲淡,时间可以慢慢抚平很多伤痛,希望叔叔坚强起来,未来的日子需要他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亲朋一场,就如同我们都在同一辆列车上,看似旅程还有很久,说不定我们中某个人在某一站突然下车,此生不再相见,未来日子我们就变成了平行线,好好爱身边的人,好好对待生命中重要的人,好好珍惜此生缘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想再说一次“我爱你”,对方再也听不见,这句话可能永远只能是心中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