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过端午节,那时候端午还不是法定假日。如果赶上了周末那自然是极好的,但要是赶上了上学,也是很值得期待的一天。端午那天一定要起的比平时早很多。我们当地有一口泉眼,据说喝了这里的泉水可以去除百病,所以每年端午的时候,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无论有多远都要一大早来到泉子这里喝一口清凉甘冽的泉水。这口泉眼已经有很多年了,老年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这么一口泉眼,也无人知晓它的来历。
年年端午我都求妈妈带我去泉子。妈妈就会说:“找你爸去。”那些年我以为妈妈是搪塞我,但是现在大了我似乎懂了,也许妈妈也很想去,但是我们家离泉子太远,怎么去是一个问题,而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会骑摩托车,所以妈妈只能说找你爸去。“找你爸去”也就基本上没戏了,因为爸爸是家里最懒的一个人。
有一年,端午节是星期六。奶奶说要带我和姐姐去泉子,姐姐却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去,奶奶只好带着我一个人去了。那一天,估计是三点半我就被奶奶叫起来了。奶奶说不要洗脸,到了泉子去洗,早点走,人还少。一路上,果真没看见多少人。快到的时候,才发现泉子已经人山人海了。道路两边挤满了卖货的人。泉眼被一个圆栅栏圈着,外面挤了满满的好几层人。我和奶奶好不容易挤到了最里边,泉眼向上喷涌出一股水流,像是烧开的水,周围是一个水池子,水底满是人们投下的硬币。人们手里举着水瓶子,大茶缸子,我和奶奶拿着一个小铝盆等着里面的人给我们接水。
一盆盛满了泉水的盆子端了出来。奶奶让我先喝,我像是接过一种神圣的东西一样,微微的喝了一小口,果真好凉,像是井水,喝到肚子里还是凉凉的,奶奶接过盆喝了一大口,又递给我。最后我们俩用剩下的水洗了一把脸。
从那儿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泉子。
02
在我的记忆中每个端午节都有一大桶粽子,一大盆鸡蛋。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姐姐撞鸡蛋。
有一年端午,奶奶在南屋放了一大盆煮好的鸡蛋。我和姐姐在鸡蛋盆里各自挑了好几个鸡蛋,开始撞鸡蛋,比谁的鸡蛋很厉害。我和姐姐都有输赢,输了就得把撞碎的鸡蛋吃掉,吃了两三个鸡蛋以后就再也吃不进去了。我们还再继续玩儿,偷偷的把鸡蛋撞碎的一面朝下又放回盆里。就这样一盆的鸡蛋没有几个完好无损的了。等到大人们吃的时候发现都被我们俩撞碎了,把我和姐姐臭骂了一顿。
第二年端午,依旧是如此,因为撞鸡蛋就是端午的乐趣。
03
端午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人说它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人说它是为了纪念曹娥,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时至今日,端午是如何产生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两千多年端午为我们这个民族留下的共同的记忆是什么。
两千年很长,但两千个端午并不多。在汉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节日都已经消失了,他们没有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上巳节,相传是黄帝的生日,这一天是古代官民同乐的日子,但在今天知晓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过的人就更少了。
文化的消失是最令人心痛的。古建筑,古庙宇的消失,古籍,古文字的灭绝,都是文化分的消失,而最高级的消失,是记忆的消失。灵魂深处的记忆不是你的经历但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深深的烙在你的心里,那就是你的前世今生。
烈日炎炎的端午节,咬一口清香滑润的粽子,当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