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响起,我起身坐在床头。疫情期间,不急着起床做早餐,更不急于送娃入学堂;便捧起一本书,儿子一如婴儿般安静地躺在我身旁,我不由地感叹:时间犹如白驹过际,六年飞逝。看着他熟睡的面孔,心一下子柔软的不可方物:多神奇啊!这是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由地发出的感慨。从呱呱坠地到六岁有余……
捧着的书本,未瞥见半个字迹,我便出神了。上周六,临近中午,他提着礼物去给好朋友过生日,出门前,他搁下一句:“今天不用准备我的饭,我不回来吃。”听得我错愕又惊慌,时间好像一下拉向了数年以后。一种失落和孤独隐约地爬上心头,我强颜欢笑送他出门。
中午时分,我一如往常在厨房里忙乎,习惯性地准备好了一荤一素一汤。在客厅打扫的C先生听着厨房里我我弄出的锅碗瓢盆的叮当声,抬头招呼我:“他不在家,咱俩就打扫一下剩饭菜就行,不用搞那么多菜。”猛然回了一下头,从厨房的门缝里,我分明看见了一个白发老人在客厅里一边转悠,一边不停地唠叨……这个场面让我不寒而栗,怎么就穿越了呢?我赶紧打趣说:“这不就是咱俩的老年生活么?没想到它提前了这么早!”相视苦笑,那一刻,我能感受到我们的失落和孤独在拥抱。要不再生一个,我暗暗地思忖着。一时间,龙应台的《目送》闯进脑海,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也涌入心头,还有娟子的那一句【没有足够的爱,一个孩子很是足够。】不由地摇了摇头,也罢也罢!
因着疫情的缘由,孩子得以不得已地腻在身边。时而母慈子孝,时而鸡飞狗跳,我想有孩子的家庭大体如此,我们也不例外。但我在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带着察觉与反思。当然也会经常掉进坑里,爬出来后,我也会自责、内疚、懊恼,我也要学着接纳、觉察、反思。让安宁之于鸡狗,让平和之于母子。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想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都能做得到。不是吗?
前天周一,是小朋友的电视日。起床后,小家伙恨不得马上钻进电视里。经过一夜的修补,能量尚处于稳定状态,我耐心、平静地说:“今天可以看电视,但不是现在。你现在可以自己玩,或者去翻翻书,就这么无聊地躺着也可以,午饭后饭就可以看了。”时近中午,他就那么在地板上瘫躺着,真是哭笑不得。午饭上桌,他苦求着一边吃饭一边看。我说:在不影响吃饭的情况下,可以。他欣然答应,实际情况是可想而知的。我吃完午饭,又接了一个重要的电话,时间近乎一个小时,他的饭凉了又热,反复三次。这是两个小伙伴也在家焦急地等着来我家找他玩,我催促,他有口无神地说“那你先去嘛!”(意思是:你去把小伙伴接家里来,我把电视看完。)我一下火冒三丈,强硬观掉电视,对着孩子就噼里啪啦“你说看电视不影响吃饭,事实上,你没做到,这周电视日都取消。小伙伴是想找你耍,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让他们等了近一个小时,如果是你等了这么久,你的耐心是不是也用完了?你是不是也会很焦急又迫不及待?”我一边数落一边愤愤地朝前走,小神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乎地跟在左侧。我一转头,他伸开双臂怯怯地说:“妈妈,我想要一个大大的拥抱!”一瞬间,我的愤怒土崩瓦解。我蹲下去轻轻地抱他,他哇得一声大哭,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他没有一声抱怨,深情地说:“妈妈,我永远爱你!”这一句犹如一把刺刀戳进心头。这就是孩子,他天真无邪地爱着你。他爱你的好,也接受你的坏,不加任何修饰把你装满他小小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