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的近况和一直以来迷茫的状态让我近期对诸如《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类一看书名就貌似有很厉害的方法论的书籍很有兴趣。这类的书我最近看了一些,可我却忽视了再好的方法论也只是理论,只有实践才会让自己变的很厉害。希望大家和我一样改变只想不做的坏毛病,愿每一个都能成为实践派。
实话实说,我对“知乎”运用的并不太多。据说网络上有一直说法:玩儿果壳的看不上玩儿知乎的,而玩儿知乎的又看不上玩儿豆瓣的,很可惜我是玩儿豆瓣的,而且也没有把豆瓣玩儿的很精通。我最近才下载了“知乎”的APP到手机上,但也很少上,一个连知乎都不怎么了解的人,当然不知道采铜这位大神了。向和我一样不知道采铜的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采铜:2011年6月3日,加入知乎成为知乎第41161号用户。至今为止,采铜贡献了975个回答,获得了493598个赞同和115293次感谢,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
我刚打开《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理论说”多于“方法论”的书,这也是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我想:完了,又是一本没有干货的书。而当我慢慢往后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了,自己默默的书评标题上的“理论说”三个字上面打了引号。
这本书提成了很多很有用的观点,让我们能够反思自己日常的行为。举一个例子,作者提成的一个观点是:合理调配时间是要合理调配自己的闲暇时间,与以往相比,大多数人都享受着比父母那一辈更多的闲暇时间,但为什么主观上我们却觉得我们的闲暇时间少了呢?到底是我们真的那么忙,还是因为我们“被消费”的时间太多了?我们看着电视玩儿手机,一心二用,美其名曰“碎片化学习”;我们打游戏、追网剧,还有无时无刻不在玩儿手机。我们没有业余爱好,什么是业余爱好?什么样的业余爱好能让我们的闲暇时间过的更有质量呢?诚如书中所言: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西班牙人约瑟夫•奥约最早是一名医生,毕业后在一座村里行医,而他在行医的同时,还沉浸在一项特殊的爱好中:观察鸟类。若干年后,他和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一起,开始编撰旨在包含所有鸟类的《世界鸟类手册》,该手册自1992年第一卷问世至今,截至2013年,已经出版17卷之多,收录了超过7400种鸟类。我们可能不会通过自己的爱好著书立说,但是有一个有质量的业余爱好绝对会让你的生活丰富立体起来。玩儿手机也可以是个业余爱好,但这个爱好应该是让你变成一个数码达人,而不是一个颈椎病患者。
我很推荐在大学读书的年轻人读这本书,尤其是一些认为自己考的不理想的孩子们,这本书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让你珍惜在学校的一切,我很后悔我没有利用好我就读的那所不入流的大学的小破图书馆,如果那时能多读一些书,可能会让现在的我不那么迷茫。
我们每个人的现状无论是什么状态,都是由我们的每一个选择组成的,那么是不是我们所处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局了呢?人生如作者所言,是一个持续反复的构造过程,而你要在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才可能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对未来的选择。
我想借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时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无论我们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厉害的、温柔的、接地气的、自律的等等,做才是最重要的,愿你手持这本方法论,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