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谈恋爱还是交朋友,我们总在说“三观”要一致。但是论及工作时,却少有人关注自己和公司的三观是否一致。普通上班族日常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公司度过,公司的文化在无时不刻的渗透着员工的价值观,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被同化。
好几年前在我第一份实习中,我最欣赏的美联社记者曾对我说,你在为一家公司服务时,同时也是在为它的价值观服务。这句话直到今天都让我印象深刻。当年,带着一腔热血学习电视新闻的我深感新闻是一件具有使命感的职业。就是这种追求真理,记录人类故事的新闻理想驱使着我去努力学习和工作。在美联社实习时,每一天我都深感荣幸,能和一群拥有道德感,正义感,在新闻报道上追求卓越的记者们共事。这份经历直到今天想起来都觉得心里暖融融的。
如果你有幸遇到了“对的公司”,那便能像股神巴菲特先生说的那样,“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我在美国读公共关系和企业管理研究生时上过一堂课,叫做“Leadership Communications”,翻译成中文也许可以说是“领袖传播力”。这堂课属于MBA级别的总裁课,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曾是大公司的C-Suite级别企业传媒官,其中一位还是波音公司的CCO(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由于他们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我们有幸请到了各种行业顶尖公司(如IBM,强生,某医药企业,及食品科技独资巨头Cargill等)的传播总裁来班上做客座教授。从这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领导”这个身份的不同理解。
我们从传媒官的角度去探讨领导力,总结出好的领导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将员工摆在平等的关系上去促进深度沟通,让企业上下尽可能的保持信息透明,对所有事情的理解达到一致,和强化信任感。领导带领(lead)员工一起向前,而不是鞭策(push)员工努力为自己干活。(更多类似观点可以参照近日流行的《原则》一书 by Ray Dalio)过去的思维方式是认为领导应该使出各种手腕儿操控手底下的兵好好干活,但是21世纪的领导力却不那么认为。在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的年代,人们在意精神追求,光是以权利去扼制员工,在出现问题时严厉的责骂他们,除了让他们产生恐惧和不自信,从长远的角度讲,会打击长期工作积极性和信任感,而这两点恰恰是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甚至在不被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工作的驱动力。
很多公司的经营方式都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劳动力和公司是一场廉价的买卖关系,甚至把员工的利益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一种斤斤计较的博弈。这种深刻的不幸福感让人在职场打拼时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难以发挥最佳水平。而企业的成功又需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去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准。人的本性是自私和有惰性的,虽然大部分人不得不为了一份生计去工作,但是最终能让人主动持续努力工作的是一份强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如果一个领导能利用企业文化启发员工热爱一份跟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事业,倒是为自己省了不少力,这才是传媒官,或者企业传播专家工作真正的核心所在。当然,这个目标并不是一天两天所能达到的。
真正的领导通过激发员工的热情,传播自己的积极价值观,让员工感到自己和公司有共同的命运和使命,并挑选最优秀的和价值观一致的人才共事,这样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下兴旺发展,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实现共赢。
你热爱你的工作吗?你信仰你在做的事情吗?你热爱你的公司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许你可以更深层的去探索这里的原因所在。如果你已经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拿自己的价值观和公司的做个比较。观察一下公司领导者所倡导和践行的理念,你是否同意他(她)的观点?
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一点点影响着我们明天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一份工作,一件事情也许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就是这不起眼的一天,汇聚起来变成了我们终将成为的样子。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要为了能在我无法预料的那个明天能够在一觉醒来以后仍然觉得幸运,期待每天的工作,和我喜欢的团队为了共同坚信的使命而奋斗。
**感谢今天和一位朋友交谈启发了这篇文章!能和三观一致的朋友相处让我感到非常幸运。
Inspiration du jour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Striking Thoughts。这本书里收录了825条李小龙曾写下的对72种哲思的见地,感觉非常震撼。质朴细腻的语言里揉进了对生活透彻的理解,将东西方哲学完美结合,娓娓道来。李小龙是真正的大师,哲人,艺术家。这本书有点像古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在战争时期,无数个艰苦的日子在军篷里写下的私人日记,最后被总结出版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沉思录》。另外告诉你李小龙大学时在华盛顿西雅图大学念哲学,并且遇到了他后来的的太太Linda。(我觉得学哲学的男生很有魅力!)
以下是今天想分享的一句话:
“Small daily improvements are the key to staggering long-term results.” - Bruce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