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父亲就告诉我要好好读书,但他的说法跟别人有点不一样,他说:
一定要好好读书,那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朋友,
读小学,你就可以认识全村的朋友;
读初中,你就可以认识全镇的朋友;
读高中,你就可以认识全县的朋友;
读大学,你就可以认识全国的朋友。
现在想来,不禁莞尔一笑,却很是赞赏父亲的智慧。
是的,从小学到现在,确实认识很多同学跟朋友了,而且很多朋友我父亲也都知道、见过,他的话可算是应验了。
有的时候我们回过头去想想,甚至会觉得上学一直到现在,能带给我们持续影响的,除了读过的书,还有就莫过于朋友了。
虽然毕业多年之后,原先熟悉的同学朋友,渐渐就失去了联系。但是,我并不觉得可惜,因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人生其实就像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的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拥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可以愈走愈孤独。“
但有时候还是会想起某位遥远的朋友的,即使不联系了,偶尔还是会关注一下对方最近的动态。如果比较挂念的,还会不时的问候一声——也许这可能就是歌里唱“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我也曾发出,也曾收到,但要回答那一句“最近还好吗?”,总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身边也还是有一些熟悉的朋友的,若不是有他们,自己也不会选择留在这个城市。有句话说”一个城市再大,与你有多大关系,无非是,认得几个有趣的朋友,流连几处你喜欢的空间,放空一些时间..."我觉得是比较贴切的比喻。
也有些是不需特别联系,即使很长时间没见面,但相见依旧如故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朋友。古人说“同窗为朋,同志为友”,这些朋友就偏“友”的成分多一些。不知道为什么,即使不在同一个城市,我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独特的存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读经典读多了,某位古人的形象突然就在你心里鲜活起来,好像你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一样,这可能就是“神交古人”吧。而我和我的朋友也是这样,虽然隔着遥远的距离,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发生的,仿佛和我有某种共鸣。
然而现在,我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更多的却是一种””相忘“的精神,因为世界之广大和多元,人生机遇之如此不同,我们不必要总是相互挂念,我们安心地知道彼此无论怎样都将会是挺好的,有这样的一份信任,剩下的只是各自修远之路,且慢慢求索吧。
写于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