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初,我遇到了两个毛孩子,虽然它们毛色完全是两个极端:一个黢黑,一个煞白,但是负责领养的阿姨言之凿凿地称它们是亲姐妹。
在计划里,我原本打算只领养一只猫,然而在读过《我不存在的曼彻斯特》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决定把两只一起从领养人那里带回家。
那么《我不存在的曼彻斯特》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部小说故事设定在英国的伯克郡、曼彻斯特,美国的亚特兰大,从双胞胎姐妹的视角、以过去现在双时间线并行的方式讲述了双胞胎姐妹自家庭变故之后骤然变化的人生。即便在她们成年之后,青少年时代留在她们内心的创伤和阴影依然如影随行,一刻不曾远去。
在小说开篇,我们会遇到处境迥然相异却又同样悲惨的两个女人——莎拉回不了家,犹如一个被驱逐的房客;而萝宾出不了家门,就像一个身陷囹圄的囚徒。看到此,不禁让人好奇这两个女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身陷这样的困境,处境迥异的两个人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呢?随着故事的开展,两个人的关系以及她们不幸生活的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
莎拉和萝宾原来是对双胞胎,但是无论是性格还是外貌,两个人一点都不相像,姐姐莎拉乖巧懂事,妹妹萝宾调皮捣蛋。马歇尔家虽然普通,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还算幸福。偶然间,双胞胎的妈妈安吉拉认识了卡勒姆的妈妈希拉里,因此两家经常一起聚会,双胞胎姐妹跟卡勒姆不仅是同学,还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一起聚会玩乐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然而卡勒姆的爸爸德鲁却和双胞胎姐妹的妈妈安吉拉走到了一起,而卡勒姆的妈妈希拉里和双胞胎的爸爸杰克则因为另一半的背叛、再加上两人志趣相投而结合(就是这么狗血)。
最终结果是两个家庭双双被打破、重组。卡勒姆跟着妈妈希拉里来到了马歇尔一家,成了萝宾的弟弟;而莎拉则跟随母亲安吉拉去了格兰杰家,和妹妹萝宾分开了。
接下来,悲剧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两个家庭中来,所有人的人生犹如脱轨的列车一样失去了控制……
说实话,读完小说的时候,整个人完全懵了,书中所发生的一切是那么地狗血不可思议。私心以为,即便是在那样的家庭变故下,如果姐妹两个没有分开,她们的人生会不会就不那样悲惨了?这也是我当时把两只小猫一起带回家的原因,即使我心里很清楚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即使我知道单身喵依然可以很洒脱。
回到小说本身,之前读过作者霍莉·塞登的处女作《困在时间里的人》,而作为她的第二部作品,《我不存在的曼彻斯特》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及角色设定延续了前作的风格。不过,在这本书中,她预设悬念的写作手法愈发娴熟,情节布局更加周密,戏剧性情节的设置加剧了人物之间的冲突感,恰到好处的节奏安排不着痕迹地把小说推向高潮,极具阅读快感。
小说的主人公依然是脆弱而渺小的普通人,面临着精神或心理上的缺陷,加上她细腻优美颇具代入感的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共情,而且还涉及一些极具敏感性的话题,比如自杀、性侵,作者处理得都非常微妙。
于我而言,我不喜欢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我的不喜欢并不是讨厌,而是带着不甘,带着遗憾。因为我觉得他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都在他们的缄默不语、逆来顺受,以及委屈求全中错失。多数主人公确实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幸,并且从中深受伤害,然而客观地讲,他们经历的不幸以及受到的伤害却是他们不知不觉中亲自缔造和施加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家庭故事,自然就避不开家庭关系,小说中父母与子女、姊妹之间一开始的亲密关系到最后的疏离陌生这样反差的转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在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逃避自己已经受到或者可能会受到的伤害。
父母与子女、姐妹、姐弟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羁绊似乎一点点被重组置换后的家庭关系以及人物欲言又止的默默隐忍瓦解。原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到最后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不禁让人去思考何为健康的家庭生态。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兼具故事性以及思考深度的小说,当你在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无比狗血,但是人的一生不就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Dram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