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一无所有,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一般无人问津。看透贫穷的本质,了解穷人一无所有背后的原因却成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最关注的内容之一。
不识字而引起的信息的不对等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穷人眼里一无所知,穷人在整个世界中的占比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习以为常的福利和特权对他们来说也许听都没有听过。
如果他们有能力获取有用的信息,了解接种疫苗就能预防孩子患上麻疹,了解预防蚊虫的叮咬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疟疾,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儿童因此丧命。
这篇文章会讨论贫穷的本质并提出几点我对如何摆脱贫穷的看法。
贫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贫穷这件事很好解决,全世界齐心合力援助穷国就可以了。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①贫穷陷阱
落后的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往往是由于个人平均所得太低,再加上这些国家的气候,土地等外在原因导致这些国家很难提高生产力并创造出财富,也就无法有足够的储蓄去投资。即使国家接受了援助,但是因为无法支付投资回报陷入“贫穷陷阱”。
随着“今天的收入”的增加,“将来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贫穷陷阱中的穷人越来越穷,而富人随着“今天的收入”的增加,“将来收入”也呈现了增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国际间的援助似乎可以帮助解决贫穷陷阱,可大量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没有比其他国家发展的快。因为一次性的施舍和帮助不能永久的提升一个人的收入。
②消费习惯:更愿意专注眼前利益,而非延迟满足
在穷人的世界里,他们关注的不是吃什么有营养。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东西。
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不丢面子,他们更愿意花更多的钱去置办婚礼添置嫁妆。一些地区的穷人即使会花掉一生的积蓄,也要为死去的老人举办隆重的葬礼。
他们不专注于自己的饮食,不专注于自己的健康,他们更专注于别人眼中的自己。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廉价奢侈品的消费一直在提升,而穷人口袋里的钱却几乎增长幅度很小。
穷人更愿意追逐短期的利益而不是长远的利益。他们不愿意把钱攒下来投资到更值得的地方,他们不愿意相信时间的魔力会让自己的积蓄增长。贫穷让他们怀疑自己的生活改变的可能性,所以他们更愿意抓住及时享乐的机会把日子过得愉快,而不是学会如何延时满足。
③健康陷阱:钱花在了昂贵的治疗,而非预防
很多人过了40岁之后,才真正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因为生病无法上学,大人因为生病无法工作,这些突如其来的噩耗都有可能演变成未来的贫穷。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专门研究贫穷的国家为什么在医疗设施和人员配备都齐全的情况下,还会有这么多健康问题的出现。
在一场针对疟疾的调查中发现,正因为穷人们没有使用那些为了减少蚊虫叮咬传播疟疾而提供的蚊帐的习惯,即使他们免费拿到了蚊帐,他们也很少会去使用。他们不知道蚊帐对于他们来说,用和不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他们更不了解预防疾病远比已经生病去付昂贵的医疗费要划算的多。
国家或者政府在提供免费性预防服务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如何让他们自然的去选择使用预防的产品。
因为穷人对于价格的高敏感性,除了免费提供这些预防措施之外,奖励真正使用的家庭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穷人们发现,在使用了蚊帐之后,孩子生病的次数明显降低了,他们自然就会主动的选择使用这些蚊帐。
④教育回报:不相信教育可以带来未来的收益
对于教育的价值,世界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在我们周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家长们都会送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教育。可是在世界的另一端,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却不能像我们这么幸运。
许多家长会拒绝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穷人认为投资教育并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回报,他们当下更需要的是如何维持生计,而不是空想未来的回报。其明显的问题就在于投资的是家长,而未来收益却是他们的孩子。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让他们觉得孩子不去上学就会产生损失就可以了。比如政府可以给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一些经济上的鼓励,或者在招工信息中明确学历的重要性等。
那些相对开明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教育,可是学校里的老师却经常看报聊天而不是专注于如何给这些穷人的孩子更好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如何指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
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精英偏见”。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会被分成不同的等级,来“因材施教”。可是这样的一种行为会让被分到低级学区的老师非常沮丧,授课自然也不会特别积极。
家长因为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关注,他们也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潜力取得好的成绩。而对于孩子来说,一旦被分为了等级,那些本就出在低级阶层的孩子就会更加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无法成功。
如果想要建立一个针对所有学生都公平的学校体系,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无论是什么差生还是优等生,无论他们的背景是贫穷还是富裕,我们要对所有的学生提供同等的服务,而不是只选择可能想要的学生。
我们如何摆脱贫穷?
根据上面对于《贫穷的本质》全书的理解,我来谈谈通过哪些方法去摆脱贫穷。
①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穷人所处的环境接收信息有限,所以造成了许多认知上的错误,最后就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
因为缺少获取信息的途径,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蚊帐可以有效地减少疟疾,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他们更不知道什么是贫穷陷阱,更不用说如何摆脱贫困。
读《贫穷的本质》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信息和咨询竟然能给穷人带来巨大的变化。当我们让他们了解了蚊帐可以有效减少疟疾的发生之后,因疟疾而死亡的儿童人数有了明显的下降。
新闻里经常鼓励大家对这些贫困国家进行经济上的援助,却很少考虑到其背后贫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只提供援助并不能解决穷人真正的问题,唯有填补思想上的空缺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主观能动性。
考虑到穷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我们的信息传播必须是简单有吸引力,并同时具备一些经济上的激励,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解决信息不对等的问题。
②关注长远利益,学会延迟满足
穷人可能根本无法确保孩子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无法确保获得政府的退休金和基本社会的保障,他们的眼前只有当下的利益。
因为经济拮据,贷款常常在穷国比较普遍。一些小额信贷机构为穷人们发放贷款并从中赚取高昂的利息,当穷人借到了钱,他们大多数不会选择为他们的未来做投资,因为对于穷人来说,专注当下这个选择远比其他选择要简单的多。
穷人一般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重压下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存钱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目标太遥不可及,因为一路的诱惑太多。
书中提到了一个词叫做“时间矛盾”,说的是我们今天想要的东西并不代表未来我们会把钱花在这些地方。比如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更追求的是一些外表的东西,比如鞋,包,奢侈品;而长大了更多的会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或者修建房屋等方面。
我们不应该支付高利息去填满当下的欲望,“时间矛盾”会让我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意识到我们还有更长远的利益去追求。不会延迟满足会让穷人继续陷入贫穷陷阱,无法充分利用时间复利去增加收益。
③教育改变命运
穷人往往不希望把自己的大部分钱投资给孩子去接受教育,因为他们认为短期内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回报。这样的想法会让很多聪明的孩子错过最佳接受知识的时期。
他们很小就开始帮家长做农活,帮家里卖货,他们很多根本不识字更别说养成阅读习惯。等到他们长大了,他们除了重复父母的人生没有太多的选择,可是一份底层的工作又怎么能改变贫穷。
贫富差距越大,就越需要教育平等。知识的传递不仅仅能带来社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能给所处在黑暗中的穷人们一线生机。
出身无法控制,但是人生如何被改变,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我们都可以做出选择。
不管身上穷人的印记有多么明显,也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未来,真正的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总结
穷人如何摆脱贫穷实现阶层的跨越,除了各国的援助之外,还要了解这些可以摆脱贫困的方法:解决信息不对称,懂得延时满足关注长远利益,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穷人的心声,懂得他们的思维逻辑,那么我们就能最大程度的想出一套有效的方案去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国际间的援助可以帮助穷人改变一时的贫困,可是要彻底改变贫困,我们需要的是了解贫穷的本质到底出了缺钱之外,还有什么。
一些小小的改变也许就能带来巨大的影响。更多的孩子因为接受基础的教育可以在长大后平均每年多挣20%,更多的家长懂得蚊帐可以有效地组织疟疾的传播就可以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
消除贫困需要时间,了解了贫穷的本质之后,我们可以缩短时间,让世界上更多的穷人不再继续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