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进入现在这家工厂以来,由于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而我又基本上住厂里吃食堂,我担心我摄取的营养抵支不了消耗,于是我每天早上都在宿舍里用小电锅煮一枚整鸡蛋吃。
我的鸡蛋来源基本上都是母亲和三姐免费给的农家土鸡蛋。
而春天才是农家土鸡下蛋的高峰期。那时候三姐和母亲家里的鸡蛋都吃不完,也不容易卖掉,她们希望我一天吃两枚鸡蛋。
可是过了春天,鸡的产蛋量就会渐渐减少,而且抱鸡婆(想孵化小鸡的母鸡,我们这里是这样称呼的)也增多,三姐家和母亲家就没有那么多土鸡蛋了,但基本还能自给自足。
但越是稀缺的东西,越显得弥足珍贵。特别是到了冬季,三姐家和母亲家的门口就会被乡邻们踏破铁鞋,往往不是这家人的亲戚生了孩子,就是那家人的亲戚生病住院了。
总之,只要登门买鸡蛋的乡邻,反正都有各种特殊理由,必须要她们把现有的所有鸡蛋都卖给他们,连鸡窝里的蛋,当时都要捡得一枚不剩,甚至恨不得到鸡屁股里面去抠出来。
母亲和三姐都说,在这种情况下,别说他们还是出钱来买,就是不给钱来化缘,也不好意思推却,只能自己少吃点。
但是我每次回家,母亲和三姐还是都悄悄地给我藏了十来个鸡蛋。可是每到下半年,厂里的订单会渐渐增多,放假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少,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我回娘家的次数就会减少。因而到她们那里拿鸡蛋就会越来越不方便。
有时没有鸡蛋了,我就会去厂附近的小区超市买洋鸡蛋来吃。超市里有三种价位的鸡蛋:一种是1.2元一枚,蛋体像家里的土鸡蛋那么大,标榜为散养的纯土鸡鸡蛋;二种是1.0元一枚,蛋体也如家里的土鸡蛋那般大小,说是圈养的土鸡鸡蛋;三种是纯洋鸡蛋,蛋体较大,价钱随季节变动,现在一般是七八毛钱一个。
我在超市买鸡蛋,一般都会买纯洋鸡蛋,因为我怀疑超市里面所谓的土鸡蛋,就是洋鸡蛋里面挑出来的个头小的,我怕出高价反而还买的小个头洋鸡蛋。但我也不知我的怀疑正不正确。
关于土鸡蛋和洋鸡蛋的区别,我曾经问过度娘,度娘说土鸡蛋和洋鸡蛋营养成分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因为洋鸡蛋和土鸡蛋打出来,完全不一样。土鸡蛋打出来,蛋清紧致,蛋黄呈金黄或红黄色,口感也相对细腻些。而洋鸡蛋打出来,蛋清稀得像水,蛋黄是那种不好看的淡黄色,口感也粗糙些。
还有一点,洋鸡蛋是吃饲料的鸡下的,不知是不是因为里面还含有饲料的成分,总之吃了容易长胖。
记得我上高三下学期的时候,面临高考,学习任务很重。我当时长得又瘦又矮又黑,好像是缺营养的样子。二姐就买些洋鸡蛋送给我,要我每天早上冲得吃。结果我接连吃了两个月的冲鸡蛋,结果就像发了包子、馒头似的,一下子变得又胖又白又高了。引得好多同学还找我取经,问我是什么秘诀,让我短期内变化如此之大。
不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讲一下我在网上买了30枚鸡蛋的情况吧。
上个星期,三姐给我的土鸡蛋又吃完了,而厂里又没有放假,我没时间也不愿意回去拿,也懒得跑到小区超市去买,而我正好又无意中看到某多多平台上还有鸡蛋卖。
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我之前一直以为,鸡蛋易碎不方便运输,而且卖价又不高,不可能会在网上卖。可当我无意中发现网上有鸡蛋买时,我才真正理解,时下线上生意已经是如火如荼,真是网上只有你想不到的商品,而没有你买不到的商品。
于是我便联系客服,问破损是否包赔?是否包邮到厂里?客服做了肯定的回答,并一再强调,说他们包装很好,一般没有破损的情况。
上个星期六下午,网购的30枚鸡蛋就被送到了厂里货架上。晚上下班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到宿舍打开看。我用刀片划开外面的纸箱,里面就露出了一个白色较厚的泡沫箱盖子,揭开泡沫箱盖子,便看见鸡蛋完好地呆在鸡蛋托里的蛋穴中,而且每个鸡蛋都用谷壳围着,分上下两层装着,每层15枚。
颜色跟商家在卖货平台上介绍的一样,12枚绿壳高营养乌鸡蛋, 18枚普通林间虫草蛋。大小跟家里的土鸡蛋差不多,买价约为0.76元每枚。
当晚我就带了10枚回家,以备偶尔回家时吃。而正好昨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家吃晚饭,便只做了一个鸡蛋粉丝汤。我打开两枚鸡蛋,看到蛋清很稀,蛋黄是那种不好看的淡黄色,跟普通的洋鸡蛋一样,并不是商家所说的土鸡蛋。
虽然是这样,但我心里并不失望,也不怪商家。因为这样的价格,商家能把鸡蛋完好无损的送到我们厂里,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想,生而为人,我们对物、对事、对人都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要明白收获一般都是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奢望低投入,高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