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共读结束,按照惯例都要写总结文字。一般在共读结束后就开始构思写作的主题,争取在当晚完成。这次共读结束前,就已经想好了要表达的主题,与此同时还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伯德小姐》,这部电影以表现要传达的意思。那就先看电影吧。
电影是用场景说话的。为了文章主题的需要,选择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一:
妈妈开车,女儿在副驾驶。车上播放的是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母女俩都流泪了,妈妈不忘教育孩子:“我们不能总靠娱乐麻醉自己。”
伯德小姐本来很想跟妈妈亲近,但听到这样话,立刻扭转身子,由注视妈妈转而看车窗外的景色。过了一阵,幽幽地说:“我希望我能经历些风雨。”这可能是对妈妈的“麻醉自己”的回应,“我知道自己不够完美。”
“没人希望你成为完人。”妈妈说。(母女俩的对话就此展开)
“我不想上本州的大学而想去东海岸上大学。”
“家里经济只能支撑你上本州的大学。”
“可以申请学校贷款。”
“你聪明的哥哥甚至在伯克利上大学(排名约20),现在连工作都找不到。”
“哥哥不是在做收银员吗?”
“那也算得上工作?……你爸爸公司正在裁员。”
“我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你只知道考虑自己,你念高中已经够奢侈的了……”
“我想去有文化氛围的地方读大学。”
“反正你也考不上,你连驾照都考不过。”
“那是你不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练车。”
“随便吧,你连州立学校都考不上,克瑞斯汀……”
“我叫伯德小姐。”
“实际上你不是!真是荒唐(Lady
Bird,把自己称为一只鸟),随你的意好了,上个社区大学,然后蹲监狱,然后再上大学,等你迷途知返了就知道没人会为你做牛做马……”
伯德小姐受不了了,推开飞驰的汽车把自己摔了下去。
妈妈大叫一声!
大家不要害怕,伯德小姐没事,只是小臂骨折,打了石膏。
场景二:
妈妈很严厉,不苟言笑,看到女儿的房间乱七八糟,很生气,伯德小姐勉为其难的开始收拾衣物,嘴里不满的质疑:“你难道没有在睡前不收拾东西的时候吗?”
“一次都没有!”妈妈坚定的说。
“你不希望你的妈妈好好跟你说话吗?”
“我的妈妈是家暴的酒鬼。”母亲摔门而去,这触到了妈妈心中的伤痛。
场景三:
母女俩去买毕业舞会的衣服。
伯德小姐:“你喜欢我吗?”
妈妈一怔,然后认真的说:“我当然爱你。”
“你喜欢我吗?”(爱的内涵是责任,喜欢的内涵是欣赏。)
“我希望你发展出最好的一面。”
“如果我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一面呢?”
“……”妈妈有些惊愕,说不出话来。
场景四:
伯德小姐在自己心仪的东海岸某大学的宿舍里整理行李时,发现爸爸之前悄悄放在她皮箱里的妈妈写给她的信的草稿,很多张,但没有一张写成完整的信。伯德小姐理解了妈妈,妈妈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伯德小姐开始以克瑞斯汀(父母给她的名字)的身份给妈妈留言,说爱妈妈。
电影结束了。
我们可以重点讨论一下场景三。伯德小姐不是故意气妈妈,可能是自己没有信心,也可能是内心里希望妈妈喜欢自己,而不是只把责任挂在嘴上而没有温暖的呵护。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言及母亲的爱时指出,“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只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就给予这样博大的爱。当然弗洛姆也阐述了父亲的爱,也就是代表社会规则和法律等对孩子提出要求,达到要求才能赢得父亲的爱。弗洛姆同时指出:“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母亲也不能溺爱。“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这里的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爱,可以转化为“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因为很多母亲很严厉,比如影片中的妈妈,简直就是父亲的形象,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两种爱。弗洛姆想表达的是,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只是一种极端的、方便的说法,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实施单方面的爱,这两种爱分开即错,那就不是爱了,而应合宜的结合在一起爱孩子。
影片中的妈妈对孩子很严格,“我希望你发展出最好的一面”是妈妈真实的想法。抛开电影,现实中这难道不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愿吗?这是说得直接的,说得文化点的不是“静等花开”吗?父母此刻的包容与等待,是希望有一天“花开”。问题是,如果如影片中的伯德小姐所言:“如果我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一面呢?”父母们是否还能平静的面对孩子呢?能否还喜欢和爱孩子呢?
说到此,不由得浮现一幕幕场景,妈妈或者爸爸对孩子说:“你真棒!”孩子一脸茫然,有的则直言不讳:“你们不就是想通过夸我让我好好学习吗?太虚伪了!”说完一脸不屑的走开了。这出短剧可能在无数家庭里上演过无数次。不要跟孩子玩技巧,他们能敏锐的洞察你的真实意图。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对生命的欣赏!
影片中的妈妈其实也蛮可怜的,从场景二中可以看出,她的妈妈是个家暴的酒鬼,她多想得到妈妈的爱啊,但是没有,她只受到严格的管束,她的房间从来都是整整齐齐的。原生家庭的特点有一定的延续性,她自然的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儿子就是在严格要求下上了非常好的大学,但优秀又听话的儿子在毕业后穿鼻孔打耳钉不好好工作,完全不是有为青年的形象,小时候没有叛逆,到自己有能力时就必须叛逆一下,这个绕不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对女儿,她也同样严厉,但女儿根本就不听话,各种惹事,学习也不好,她对女儿失望了。
一个妈妈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她没学会爱,酒鬼并家暴的妈妈可能根本就没爱过孩子。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限于原生家庭,但毕竟是很多人难以摆脱,甚至是不自知,谁不想生活得好呢?可是限于能力或者其它因素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必哀其不幸,也不必怒其不争,有能力帮一把,没能力,保持理解。
再说伯德小姐,她有种种不好的行为,这几乎是家庭教育的必然。妈妈被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气得要死。其实呢?做父母的应该牢记阿德勒的话:“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己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当他/她不作为时,一定是遇到困难了,父母要做的是追本溯源,并施以帮助。阿德勒同时指出:“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的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这种图景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如果说这部电影是一部不错的电影,那就是表现了孩子的这一内在向上的思想。第四个场景中,伯德小姐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并在逐渐的成熟中理解了偏执的妈妈,主动与妈妈和解了。妈妈很难走出自己,但孩子长大了,也强大了,谁强大,谁就先做出改变,不是委曲求全,而是用爱化解矛盾,用智慧解决问题。
再次回想一下小主人公的话吧:“如果我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一面呢?”
爱就是爱,没有条件,只是爱;孩子在爱的滋养中,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不要说这是溺爱,爱难道不包括和孩子讨论人生吗?孩子难道只会像小猪一样吃饱睡睡醒了吃?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人啊!人之为人本质,就是不断的向前发展!
相信孩子!
(《儿童的人格教育》共读笔记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