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书友,今晚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我们要分享的是《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日本战败投降的纪念日。我们总说,弱国无外交。近期,战狼2的热映也是因为大家从内心感受到中国长久以来被压制后的近乎报复性的爆发。而这样的爆发所激发的民族的自豪感使得这部体现中国硬汉在海外的一个电影被毫红。
弱国无外交,人呢?如果人弱了以后,也依然没有外交。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人弱的弱到底是什么呢?是你真正的弱,还是你自己认为的弱,还是别人认为你的弱呢?我想不管是哪一种弱,弱国无外交,弱人依然没有外面更好的空间。
特别是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通过来自外界,来自我们身边的很多信息的带给我们的启发,我们知道:现在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就如同逻辑思维的创办人罗振宇在给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他做得到APP的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他只要头部的内容。所谓头部的内容指的是在这个领域里面,或者在某一个领域里面他只找最好的人合作。或者他找到他能找到的某个领域里面的最高手来分享。比如说,经济学他找到薛兆丰,在职业生涯发展里面,找到了古典。
罗振宇做得到只用头部内容的一个基本的逻辑是来自于现代竞争的基本的规律,就是胜出者往往都是在这个领域里的第一和第二名。而在中国,成王败寇的历史传统使得这样的一个秘率成了一个只有胜出的王者,连第二都没有。因为第一和第二合并了。我们看到的美团和大众点评,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在共享单车领域里的大规模并购。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共享单车领域里面,已经有公司,或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到了破产和清算的阶段。
所以,在这样的激烈变化的环境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规律,利用杠杆。
所谓成为高手的技术,就是如何发现我们发展的规律,如何找到让我们得以快速发展。在书中称之为“跃迁”的那个杠杆,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系统环境中,即使我们人如神,恐怕也很难抵挡系统的力量。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一个杠杆的力量来做。
我们来分享一下跃迁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
在书中他所定义的跃迁,指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现在正相处的时代,正处在一个并非渐变的环境中,就是我们外部的环境或者规律的延伸已经不是渐变了。就如同我们在爆发中看到的基本规律,一开始是非常平缓的,看起来是一个渐变的曲线,而到某一个时刻的时候,陡然上升,符合了密率的规律。所以,我们看起来外部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是跳跃的。就像电子一样,从一个能量级吸收了能量,突然跳到了更高的能量级。就像双S曲线一样,突然陡升到另外一个曲线上,我们叫跃迁。这种突变式的变化叫跃迁。
书中举个例子,他说现在学习的目标,并不是说记住100本书,而是知道这100本书怎么能够搜索到。所以他认为,现在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以此来解决问题。
我不禁回想,我们这个读书群正合此意。我们每天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萃取到一本书的核心精华,存储在我们的大脑里面,现在更好了,存储在我们的千聊里面,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像我一样,当我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我会把所有的书签全部看一遍,把其中我认为与这个问题会有关联的关键词,全部的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找出这些关键词内在的逻辑,提取出来,运用到我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因为我们读书的时候,恐怕要记住,我们一定不如人工智能记得更准确,我们比人工智能更强的就像这本书所说的:当我们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想,这个事我们在哪个层面上可以比机器人做得更好呢?存储、调取、运算恐怕我们都不如机器人。我们能做的是非连续性的思考,就是从完全看起来相关的词中,经过飞速的大脑运转。
我们说竞争的核心要点就是认知。未来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中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这就是跃迁。
所以这时候,对我们思考方式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一个突变的跃迁的变化环境中,我们怎么思考变得重要,要从独立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我们说,一个人还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现在我们完全靠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已经远远不够了。因为每个人都有盲点和误区。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那些牛人,那些对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有洞见的人交流。
就像计算机的联机一样。所以我们首先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内心,去思考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要调用多少的资源,我们如何来理解当下的问题,这来自于独立思考。同时,通过联机思考,通过找到能够和我们通频共振的人的共同的思考,可以让思考的质量变得更高,迭代更快。
我们说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的效率,所以未来真正的竞争力,或者很大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机合一。机指的是人工的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我们知道很多的稿件都是由机器人写就的。像阿里的很多后台的客服实际上都是机器人,来自于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运算。
未来作为人的竞争力,实际上是我们人和人工智的合一的程度决定了。所以说,未来一个人有竞争力,实际上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来整合或创新思想,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我建议大家在回看一下我们曾经分享的《全新思维》。在那本书中我们曾经分享过这个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方面讲,人和人工智能会有一个极好的匹配。人提出高感性和高概念,让机器人大规模的高效率的运算和实施。因为人工智能能够处理大的左脑工作,有感性和创新能够获得人的优势。我记得我们当时谈到了在当代的世界里面,有六种能力特别重要:前段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求意义。在这样的跃迁的环境中,我们有这样的六种能力,很重要。
这本书所教导我们的是我们如何用规律和趋势去放大个人的努力。我曾经看到刘润的报道和演讲,讲到了一个人如何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来自于一个乘数。由三个要素组成:价值=能力×效率×杠杆。
实际上,我们要发挥价值,第一要看我们自己有什么能力,能够做什么事情,能够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第二要看怎样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做得更好。比如说,如何让我们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第三,运用杠杆,不管我们多强大,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覆盖范围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团队,推动网络,通过平台,通过资本去放大我们个人的力量。
实际上,我们说,我们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克服我们过去的个人经验主义。新物种爆炸年代,我们要克服的就是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这样的个人经验可能完全被重新的评估。因为环境的变化,技术的改进,整个社会的动迁,可以会把过去的经验完全颠覆,过去能做成的可能现在做不成了,过去做不成的,现在有可能做成。
而且在这样的知识爆炸年代里面,我们每天看一本书,假如我未来能够活40年的话,最多看15000本书,各位看到,现在知识被生产的速度多快。而且过去历史上有多少万本书,一生又能看多少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掐住知识的源头,去看到底层的逻辑,所以我们每晚看一本书,选一本书,我去尝试让自己选择一本书,让自己能够看到那个底层。
在这本书中,作者也讲了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因为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时间都只有24小时,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够去把握我们的时间呢?实际上,在书中讲了这样的一个小公式:37、100和清晨三件事。这里面实际上讲到了我们如何能够在早上去想我们这一天里面要做哪三件重要的事情。而且,要把它写下来。同时,当你要去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给自己的计划,定一个目标,比如事事100天。
书中讲到了37,他认为在100天的过程中,可能到37天,就已经形成了习惯。我自己也在想,我做这个读书的分享,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为什么每天的分享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呢?实际上也差不多在三四十天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成为了基本的习惯。每天只需要关注三个最重要的事情。
世界很大,每天发生很多事情,而我们的资源,我们的内心力量,实际上带宽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去关注了最为核心的一件事情,就像曾经分享过的《极致简洁》一样。当那个事情和现在三个事情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在那个事情上,我们就有积累而那个积累就会让我们积累能力,而这样的能力让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具备了比较的优势。让我们成为在一个相对范围里面有优势的人。而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更好的成为胜出者。我们需要每天去做日常的清单。
这本书非常的通俗易懂,讲了一个成为高手的基本的逻辑。我建议大家可以看一看,确实能够让我们有很多的启发。比如他说:一定要成为走在这个时代前面的明白人。就像吴军老师的:每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个跃迁的时候里面,好象只有2%才能成为跨越的人。所以这时候,我们要了解,在这个时代,实际上是符合密率分布的。在我们的时间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聚焦自己的专业点,把其他的外包给网络。即使在我们专业的领域里面,我们也要找到高手切磋。让我们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我始终把自己定义成一个连接者。这样的话,我也不断的拜访更多的高手,不断的提问,充满了好奇心,就会不断的提问,而且人生是一个不断不断的破局的过程。我自己每天都会想,我经历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在过程中,我内在的思维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我的言行如何。比如我近期的突破是我讲话变得更勇敢。而过去的时候,很多时候的很多话我会不好意思讲,而现在我变得更加的勇敢,这就是我不断总结的过程。
一个内在修炼的人,今天我转发了一个文章,讲的是在家修行和出世修行的电影,我们外在追求成果的核心还是要回到内在,当我们看世界的时候,能够开放而专注,看自己的时候迟钝而有趣,看人际关系简单、善良,而且告诉别人我们是可以被激怒的。告诉可以别人,我们是有边界和底线的。我特别希望我身边的人都极致的聪明和善良。
我认为这本书是良心之作,值得我们阅读,推荐给各位,祝各位晚安!
上述内容来自
《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群的语音整理
想读更多的书却没有时间?
关注本账号,或者微信关注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
每天推送一本书的精华给想读书的你
上述内容来自
《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群的语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