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孔圣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对话的儒家经典《论语》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朴素、深刻的道理,至今仍然教育着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对于孔子的言论和思想,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些。但对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却知之甚少。这是因为古书上不乏记载孔子言论的内容,却鲜少有对他生平的详细记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即使困难重重,李长之还是撰写了一本严谨、可靠的《孔子的故事》,讲述孔子的生平和他的思想。
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文史学家李长之,曾经在批评界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非常擅长传记式人物批评。他在清华读书期间完成的《鲁迅批判》,是唯一一部经过鲁迅本人过目的研究鲁迅的专著。
李长之一直注重对孔子的研究,这本短短的《孔子的故事》,是他几经修改的心血之作。他爬梳史料细致、严谨,这本七万字的小书,有239条注脚、几十种引用书籍。他的批评客观、能够抓住要害,对孔子的进步面、落后面、软弱处都坦诚论述,不夸大、不矫饰。他的叙述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很有感染力。
没落贵族出身的孔子,年少时就立志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博学的孔子很快就名声远播。从孔子三十岁左右,他就有了第一批弟子,开始了持续一生的伟大的教育事业。
孔子的教育事业,同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早期的孔子,在脑海中一直拥有一份原始、理想化的政治建设蓝图,也一直试图去实现它。所以,早期的孔子注重对弟子政治才能的培养,希望弟子们都能去各国施展政治才华。晚年的孔子,经历了多年的游历和数次从政的失败经历,逐渐对无法实现的政治追求看淡,转而去编写《春秋》、整理诗歌和音乐,对弟子的教育内容也转向了文化学术方面。
孔子对政治是有很大热情的,多次尝试在齐国、鲁国等国家从政。但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孔子仅仅是想当官。实际上,孔子对当官带来的荣华富贵并不看重,他主要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
孔子主张“仁”和“礼”,认为统治阶层自身要“仁德”,要遵守“周礼”,他希望社会秩序恢复到他心目中西周时代的理想化状态。然而,当时的社会在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正处于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期,西周时代的社会秩序已经不适于、也无法再现于孔子所处的时代了。所以,孔子的从政尝试,注定不能得到当时的统治阶层的支持,注定会失败。
但孔子在政治上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经历了很久的时间、多次的努力尝试,最终才不得不看淡,转而去专注文学艺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但他对弟子的从政经历始终关注着,也算是寄托最后的政治牵挂吧。
虽然多半生痴迷于政治理想,但孔子从未对教育事业有丝毫松懈。孔子扩大了当时社会群体中的受教育范围。孔子之前的教育主要是官学,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去学习。孔子给贵族以下阶层有条件的子弟创造了受教育的机会。虽然他还没有做到把教育推广到所有阶层,但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另外,孔子很擅长因材施教、注重启发。比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要马上去实行。孔子就告诉子路,要先去请教请教更有经验和阅历的父亲、兄长的意见。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告诉冉有马上去做。这是因为,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让他慎重些;而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这种教育方式,现在看来依然很实用。
对于孔子的落后面和软弱处,李长之也直言不讳。比如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会等级概念,现在来看就很迂腐陈旧了。另外,樊迟曾经请教孔子种田的方法,孔子虽然自小生活困苦,做过这些活儿,却对樊迟想学这些非常不屑。李长之认为,轻视劳动人民、主张“中庸”之道,思想上有很多方面不彻底、对统治阶层妥协,这些都是孔子的软弱处。应该看到,孔子这些思想,显然都受到当时的时代氛围影响,并非单纯的个人问题。历史上,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挣脱历史局限性,也不必对此求全责备。
“他有进步面,有落后面,有软弱处,而进步面是主要的,这就是我对于孔子的估价”。这是李长之对孔子的概括点评。我认为这是对孔子的一个客观公允的评论。
2019.03.08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