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 2016-12-12
状态:发布
简介
Runtime又叫运行时,是一套底层C语言的API,是iOS核心,平时编写的OC代码,底层都是基于它实现的。
[receiver message];
// 底层会被编译器转换为这样再运行
objc_mesgSend(receiver, selector)
// 如果带有参数
[receiver message:(id)arg...];
// 底层会被编译器转换为这样再运行
objc_mesgSend(receiver, selector, arg1, arg2,...)
可能光看代码看不出来他的价值,但是需Objective-C
是一门动态语言,会将一些工作放在代码运行时才处理,而不是在编译的时候。即:很多类的成员变量
在编译的时候系统是不知道的,只有在运行时,加入内存中才能知道。在运行时,我们所编写的代码会转换成完整的能够执行的底层代码再运行
因此,单单拥有编译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运行时系统Runtime system
来处理编译后的代码。
Runtime基本是用C和汇编写的,苹果和GNU各自维护一个开源的Runtime版本,这两个版本也在努力保持一致。
Runtime的作用
Objc在三种层面上与Runtime系统进行交互:
- 通过
Objective-C
源码 - 通过
Foundation
框架的NSObject类定义的方法 - 通过对Runtime库函数的直接调用
Objective-C源代码
多数情况下,Runtime系统会自动在幕后
帮助我们做完从OC
语言到C执行语言的转换工作,在运行时确定数据结构和函数
通过Foundation
框架的NSObject类定义的方法和Runtime交互
Cocoa程序中大部分的类都是NSObject类的子类,继承了它的行为
。(NSProxy类例外,它是个抽象超类)
一些情况下,NSObject类仅仅定义了完成某件事情的模板,并没有提供所需要的代码。如- description
方法,该方法返回类内容的字符串标识,一般在模型中重写这个方法,输出模型内容并调试程序。NSObject类并不知道子类的内容,如模型类,所以它只是返回类的名字和对象的地址,NSObject的子类可以重新实现。
还有一些NSObject的方法可以从Runtime系统中获取信息,运行对象进行自我检查
。
如:
-
- class
返回对象的类 -
- isKindOfClass:
和- isMemberOfClass:
方法检查对象是否存在于指定的类的继承体系中(子类或父类 / 当前类的成员变量) -
- respondsToSelector:
检查对象能否响应指定的消息(一般是在代理模式中判断代理是否实现类代理方法) -
- conformsToProtocol:
检查对象是否实现了指定协议类的方法 -
- methodForSelector:
返回指定方法实现的地址
通过对Runtime库函数直接调用
Runtime系统是具有公用接口的动态共享库。头文件存放在/usr/include/objc
目录下,这以为这我们使用时只需要引入objc/Runtime.h
头文件即可
许多函数可以让你使用纯C代码来实现Objc中同样的功能。除非是写一些Objc与其他语言的桥接或是底层的debug工作,在写Objc代码时一般不会用到这些C语言函数。
一些Runtime术语的数据结构
常见的Runtime术语
- SEL
- id
- Class
- Method
- Ivar
- IMP
- Cache
- Property
SEL
是selector
在Objec中表示(Swift中是Selector类)selector是方法的选择器
,作用和名字一样,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人名来辨别不同的人,注意Objc
在相同的类中不会有两个命名相同的方法,也就是说,会通过方法名来辨别不同的方法。selector对方法名进行包装,以便找到对应的方法实现。其结构是:
typedef struct objc_selector *SEL; // 结构体
可以看出他是个映射到方法的C字符串,可以通过Objc编译器命令@selector()
或Runtime系统的sel_registerName
函数来获取一个SEL
类型的方法选择器
注意
不同的类中相同名字的方法所对应的selector是相同的
,由于变量的类型不同,所以不会导致他们调用方法实现混乱
id
id 是一个参数类型,他是指向某个类的示例的指针,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objc_object *id;
struct objc_objct{ Class isa; };
以上定义,看到objc_object
结构体包含一个isa指针,根据isa指针就可以找到对象所属的类
注意:
isa指针在代码运行时并不总指向示例对象所属的类型,所以不能依靠它来确定类型,要想确定类型还是需要用对象的-class
方法
PS: KVO的时间机制就是将被观察对象的isa指针指向一个中间类而不是真实类型
:KVO
Class
typedef struct objc_class *Class;
Class
其实是指向objc_class
结构体的指针,objc_class
的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objc_class {
Class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if !__OBJC2__
Class super_class OBJC2_UNAVAILABLE;
const char *name OBJC2_UNAVAILABLE;
long version OBJC2_UNAVAILABLE;
long info OBJC2_UNAVAILABLE;
long instance_size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ivar_list *ivars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methodLists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cache *cache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protocol_list *protocols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OBJC2_UNAVAILABLE;
从objc_class
可以看到,一个运行时类中关联了它的父类指针、类名、成员变量、方法、缓存及附属的协议
其中objc_ivar_list
和objc_method_list
分别是成员变量列别和方法列表
// 成员变量列表
struct objc_ivar_list {
int ivar_count OBJC2_UNAVAILABLE;
#ifdef __LP64__
int space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variable length structure */
struct objc_ivar ivar_list[1] OBJC2_UNAVAILABLE;
} OBJC2_UNAVAILABLE;
// 方法列表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obsolete OBJC2_UNAVAILABLE;
int method_count OBJC2_UNAVAILABLE;
#ifdef __LP64__
int space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variable length structure */
struct objc_method method_list[1] OBJC2_UNAVAILABLE;
}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动态修改*methodList
的值来添加成员方法,这也是Category实现的原理,同样解释了Category不能添加属性的原因。美团技术团队的文章:深入理解Objective-C
objc_ivar_list 结构体用来存储成员变量的列表,而 objc_ivar 则是存储了单个成员变量的信息;同理,objc_method_list 结构体存储着方法数组的列表,而单个方法的信息则由 objc_method 结构体存储。
值得注意的时,objc_class 中也有一个 isa 指针,这说明 Objc 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为了处理类和对象的关系,Runtime 库创建了一种叫做 Meta Class(元类) 的东西,类对象所属的类就叫做元类。Meta Class 表述了类对象本身所具备的元数据。
我们所熟悉的类方法,就源自于 Meta Class。我们可以理解为类方法就是类对象的实例方法。每个类仅有一个类对象,而每个类对象仅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元类。
当你发出一个类似 NSObject alloc 的消息时,实际上,这个消息被发送给了一个类对象(Class Object),这个类对象必须是一个元类的实例,而这个元类同时也是一个根元类(Root Meta Class)的实例。所有元类的 isa 指针最终都指向根元类。
所以当 [NSObject alloc] 这条消息发送给类对象的时候,运行时代码 objc_msgSend() 会去它元类中查找能够响应消息的方法实现,如果找到了,就会对这个类对象执行方法调用。
上图实现是 super_class 指针,虚线时 isa 指针。而根元类的父类是 NSObject,isa指向了自己。而 NSObject 没有父类。
最后 objc_class 中还有一个 objc_cache ,缓存,它的作用很重要
Category扩展
Objective-C的这个语言特性对于纯动态语言来说可能不算什么,比如javascript,你可以随时为一个“类”或者对象添加任意方法和实例变量。但是对于不是那么“动态”的语言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特性。
objc_ivar_list 结构体用来存储成员变量的列表,而 objc_ivar 则是存储了单个成员变量的信息;同理,objc_method_list 结构体存储着方法数组的列表,而单个方法的信息则由 objc_method 结构体存储。
值得注意的时,objc_class 中也有一个 isa 指针,这说明 Objc 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为了处理类和对象的关系,Runtime 库创建了一种叫做 Meta Class(元类) 的东西,类对象所属的类就叫做元类。Meta Class 表述了类对象本身所具备的元数据。
我们所熟悉的类方法,就源自于 Meta Class。我们可以理解为类方法就是类对象的实例方法。每个类仅有一个类对象,而每个类对象仅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元类。
当你发出一个类似 NSObject alloc 的消息时,实际上,这个消息被发送给了一个类对象(Class Object),这个类对象必须是一个元类的实例,而这个元类同时也是一个根元类(Root Meta Class)的实例。所有元类的 isa 指针最终都指向根元类。
所以当 [NSObject alloc] 这条消息发送给类对象的时候,运行时代码 objc_msgSend() 会去它元类中查找能够响应消息的方法实现,如果找到了,就会对这个类对象执行方法调用。
Category和Extension
extension看起来很像一个匿名的category,但是extension和有名字的category几乎完全是两个东西。 extension在编译期
决议,它就是类的一部分,在编译期和头文件里的@interface以及实现文件里的@implement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类,它伴随类的产生而产生,亦随之一起消亡。extension一般用来隐藏类的私有信息,你必须有一个类的源码才能为一个类添加extension,所以你无法为系统的类比如NSString添加extension。
但是category则完全不一样,它是在运行期
决议的。
就category和extension的区别来看,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明显的事实,extension可以添加实例变量,而category是无法添加实例变量的(因为在运行期,对象的内存布局已经确定,如果添加实例变量就会破坏类的内部布局,这对编译型语言来说是灾难性的)。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