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过程能力指数是指产品质量标准与过程能力的比值,即Cp=T/B=T/6σ≈T/6s
其中,T为公差上限Tu-公差下限Td,B为过程能力,σ为总体标准差,s表示样本标准差。
过程能力指数也称为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在一定时间里,工序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的能力,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过程能力指数值越大,表明产品离散程度相对于技术标准的公差范围越小,因而过程能力就越高。从经济和质量两个方面要求来看,过程能力指数值并非越大越好,应该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2、过程能力状态分为受控和失控两种状态
3、过程能力指数适用条件:
1)判断能力指数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
2)依据过程能力指数所处于的等级,选择经济合理的工序方案。
若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67,说明过程能力过剩,且且此时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所以加工成本大;若过程能力指数小于0.67,说明过程能力不足,产品不合格较高,提高过程能力。
4、具体实施步骤(共8步)
1)确定过程能力状态;
2)用相关工具确定生产过程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3)计算生产过程均值;
4)计算抽取样本的标准差;
5)确定生产过程控制上下限;
6)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7)判断过程能力水平;
8)采取措施;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3点:
(1)首先要明确企业的过程能力和质量标准;
(2)必须保证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3)样本需足够大,且服从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