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中午吃的饺子,韭菜,肉丁,粉条馅的。以前在家时,这是母亲常包的一种。
北方人是顶爱吃饺子的,各种节气必包,亲朋好友上门也有饺子款待。甚至下雨阴天,也要吃顿饺子,美名其曰,过阴天。
父亲干别的家务事不行,唯独饺子,爱吃也爱包,他和母亲配合默契,一人和面,一人调馅。一人擀皮,一人包。热腾腾的饺子很快就能出锅。
自然,我是从小不行的,虽正儿八经经过父母的调教,甚至擀面杖敲手也是有的情况,父亲常严肃的说:将来有些事可以不做,但必须会!母亲也常常在一侧敲边鼓说:将来嫁人了,啥啥啥不会,人家不仅笑话你,还笑话我们没调教好闺女!
奈何,说归说,我包饺子的技艺还是不怎么样,歪歪扭住,只能算可吃系列,和美观完全不搭边。用母亲恨铁不成钢的话就是:五个指头不分棱。
家里常包的就是韭菜,粉条 ,肉丁馅的,要不就是霍香苗肉的。
后来嫁了人,一家有一家的味,我这样的手艺自然轮不到我来主导。所以常常吃“先生牌”的饺子,个头很大,直接绞肉馅,包起来更快。
只是日子长了,难免惦记母亲牌味道的水饺,从小吃到大,牢牢占据了我的味蕾。以前还不觉得,距离娘家近,想吃了,随时回去。后来来了日照,工作,孩子上学交织一起,能够回家的次数一年里屈指可数,自然母亲牌的水饺是常常吃不上了……
今日又包水饺,对先生说,这次我来主导,我想吃我家那种水饺,于是买了粉条,五花肉,韭菜,依着记忆里的样子,一通忙活。洗韭菜,切肉丁,烫粉条,调馅……
俩人边聊着家常,边分工合作,倒也不难。先生说不要忘了提醒咱妈,再去医院拍片复查一下哈。春暖花开了,济南疫情缓缓后,你把她接来吧,带她去走走,玩玩……他兀自絮絮叨叨,我却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到和面的盆里……
这段时间已不像前段时间,经常以泪洗面了。母亲现在还能吃,能喝,日子照常的过着,就自欺欺人的不去再想什么,自欺欺人的想着,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只看眼前,不想明天,维持岁月静好的假象。
只是,听到一句话,或者一首歌。或者一件事,还是会猛然怔住,既而眼泪大颗大颗的砸下来……日子,终究和以前不一样了。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蜘蛛精三生三世的故事,围绕的主题是~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现在”。初读那个故事时,觉得甚为有理,还曾给很多人讲过,自以为通透。可是直到如今,我才知道,自己也是故事里的那些愚人,岁月静好时,也从来没有觉得珍惜,任它平淡而又平常的滑过。如今细细想来,才觉,父母安在,平淡的生活,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日子……
以前常常想,待以后如何,后来才知那句话,原来世间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而有些事你的了悟常常是伴着眼泪的,它苦涩而又充满痛楚……
饺子,煮好了。是韭菜,肉丁和粉条馅的,可一尝,还是淡淡的心涩和委屈,心里喃喃道:为什么不是记忆中母亲的那种味道,不如母亲的饺子香,不如母亲饺子味道浓,我终究包不出母亲味道的饺子,要是我以后想再吃,可怎么办?想着想着,于是眼泪又掉了下来……
母亲自有她的执拗,可能上一代还是有些封建思想的,觉得闺女家不是自己家,还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舒畅和自在。尽管和先生相处的其乐融融,可多次邀请,她总是极力推辞。一头牵着孩子,一头牵着母亲,疫情总也不散,本想清明小假期回家一定要把母亲接来,却未能成行,心中翘首以盼,疫情快点过了,一定要把母亲拉来,好好陪伴,为她,也是为我,在我和母亲这一世的缘分中,自私的想让她留给我的回忆多一些,再多一些……
前段时间,和小儿一起背诵课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心里一面感慨一面祈祷,如果上天真有神灵,可不可以许我和母亲一个又一个的春暖花开,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