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年吃灶糖
读写人家主笔:白峰
腊月里,走到大街小巷,年货到处都是。有吃的,也喝的,也要玩的,更有看的,鞭炮在大街小巷噼哩啪啦地响了起来,赶集的人们声音鼎沸起来,春联在集市上红了起来,而在腊月里,有一样东西很珍贵,它就是灶糖。
其实小时候,我最爱吃的是灶糖,由于其制作精细,况且由麦芽等自然原料制作而成,吃在嘴里既甜,也香气四溢。于是我特爱吃,每年到了腊月里,我就想起了小年的灶糖,小年里我也要吃灶糖。
小时候,我们把灶糖当糖果吃,在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父母亲从集市上购买回来的灶糖,还没有等其晚上敬献灶爷,结果我们弟兄三人就将仅有的一包灶糖吃个精光,似乎是日本鬼子进村,鸡犬不留,更是一点灶糖丝也不剩,于是气的母亲拿起笤帚追着我们兄弟三人打,我们一边跑,一边笑,嘴里还含着没有融化的灶糖。
我们吃掉灶糖的代价也是沉重的,父母亲为了送灶爷回娘家,要到邻居家去借一两粒灶糖,如果没有,总得找几颗水果糖,不能没有糖敬奉灶爷。听父母说,如果没有糖,灶爷到了天上的王母娘娘哪里会说主人家坏话,就用糖粘住灶爷的嘴,其在天上王母娘娘哪里,嘴不能说话,只是答应说好。而灶糖由于黏性好,那么敬奉灶爷是最好的,最不行要用糖果,让灶爷的嘴里甜蜜蜜,灶爷在天上就没有坏话可言。
如今,我们兄弟三人已经立家成业,走到了城里生活,购买灶糖也是很容易的事,因此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我总要到集市上走一走,或者在街道上,就能看到出售灶糖的小商小贩,购买一包回家,可这些灶糖总不想放在嘴里吃,而只是在晚上吃晚饭时,在厨房里,点上一支香,将灶糖放在厨房案板上,算是敬奉灶爷了。即便是到了第二天,敬奉灶爷的灶糖,由于屋子里暖气的原因,灶糖流出了黏乎乎的东西,粘在案板上,怎么收拾也收拾不干净。
小时候,我们为了能吃到灶糖,将母亲敬奉灶爷的灶糖吃个一扫无光,闯下了大祸。而如今长大了,只是购买来灶糖敬奉灶爷,让其“上天言美事,下天降福气”,而不是为了吃到灶糖而购买灶糖。
小年吃灶糖,实际上是小时候的美好生活,而吃糖时更想起一段辛酸,想起那不平凡的岁月,而不是真想吃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