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除夕夜,恰逢交稿时间,打开007,梳理一下2022,才发现2022年1月7日,我写的竟然是2022我向往的生活:
工作上依然以我的偶像铁娘子董明珠为榜样,雷厉风行,做些事情出来,至少不枉活此生。
生活上有些“小女人”的样子,别一直被标榜为女汉子。职场上公司业绩能再上一个台阶。向往的生活永远是愿望,回头再看我的向往的生活罗列三个板块,除了职场业绩让我骄傲以外,其他只能放在2023年了,希望不要成为段子。
读了几本书,当然我的男神冯唐《有本事》和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体可能是我更青睐的读物,因为它更励志。我信奉读杂书万卷,不如读读人物传记类书籍,可能和我年龄,阅历有关吧,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纳兰性德的文字,凄美的给人享受。
看了一部电影《芬奇》,我个人认为是本年度最佳电影,老套的剧情,演绎出新意,依然让我感动回味。
2022走进无人区,是我无心插柳的一个行为,也是我收获满满的一次行为,连续写了四篇,也第一次长时间接触这些奋斗者,大漠孤烟直的戈壁荒漠,见证了奋斗者的足迹和顽强拼搏精神及其忘我的生命力。正如我在《走进无人区》第一篇里写到:我不知道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但无人区之行堪称世外桃源,只是地当床来天做被这里随处可见可。
疫情静默让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更多的反观自己,也提前感受到了沉浸式老年生活,对自己的当下及其明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长达两万多字的家族史在停笔很久,再次拿起,并更新至五,当然《我的家族》更多是写给我的后人看的,警示教育意义更大,我希望我的家人体会:制造苦难的人最终成了苦难的受害者这个贯穿全篇的核心意义。
最后我想告别2022,向往2023, 余华《活着》的那段话最能说明我的心意:
曾经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突然发现年轻是很久以前的事。时间好不经用,抬眼已过半生。
所谓中年危机,真正让人焦虑的不是孤单,不是贫穷,更不是衰老,而是人到中年,你才发现,你从来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过。
2023希望我向往的生活,能按我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