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雕琢人生
或许当了父亲,才能体会到父爱的深沉。
王朔,是中国文坛不可或缺的存在。以前对他的认识,源自他的相貌,手里夹着烟,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用他的一部作品的名字《顽主》来阐述再恰当不过。
就是这个人,写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在那个时代,被搬上荧屏,当真影响了一批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
虽然对他的八卦常有耳闻,但直到最近才看了他的作品,《动物凶猛》和《我是你爸爸》,风格有点像韩寒,尖锐的讽刺,随意的戏谑,看得过瘾,回味起来深沉。
第一点,《我是你爸爸》,从书名来看,就让人别扭。初拿到书,还以为这又是一部类似骂人的尖刻之作,读完之后却发现,原来是阐述单身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们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有时的确容易给人错贴标签,自己还深以为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二点,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我们应该闭嘴;知道了别人的情况,我们更应该闭嘴。
就如书中的父亲马林生,不管是邻居还是老师,甚至警察,就连儿子马锐的同学,都对他评价不高:不负责任,没有爱心,没能力抚养……然而,父爱的深沉和厚重每个家庭都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或许结局马锐最终的选择,才是对马林生父爱最好的认可和肯定。
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对一个人品头论足,评价判断,甚至口诛笔伐,其实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不是当事人,错怪了别人。
第三点,父亲与儿子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马林生起初如大多数父亲一样,倚仗做父亲的权威,行使做父亲的权利,强加硬派,棍棒加身,用他那套成年人的哲学,逼迫孩子就范,结果,马锐闷闷不乐,从此变了一个人。
儿子退缩,父亲苦于无奈,找不到一个发泄点,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决途径,于是父亲,低三下四,委曲求全,父子做起了朋友,只为了马锐变成以前的样子。结果,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之后,父亲感觉到尊严被侵犯,面子被扯碎,结束了这段朋友般的父子相处模式。
接下来进入了父亲漠不关心的第三阶段。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结果还是没能解决父子之间的矛盾,最终产生了看似悲剧的结果。
其实,父亲马林生为了孩子,作出了好多让步。甚至,真的能放下自己的尊严,为了能和孩子和平相处,费尽了心思。虽然结果不完美,但是马林生这种敢于尝试,敢于放低身段的态度,值得很多父亲去学习。
第四点,老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和娱乐。
其实总结马林生父子的悲喜剧,根本原因就在马林生没有老伴,没有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在儿子马锐身上。
所以马林生到最后找不到自我,只能随着马锐喜怒哀乐。反观马锐,他有自己的同学圈子,能和同龄人玩在一块,却因为父亲的乱入被搞得狼狈不堪,怎么能有和谐的父子关系?
其实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父母为了孩子费尽心思尽心尽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工作生活,所有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其实这样,是为孩子负责吗?是对自己负责吗?结果往往造成了很多悲剧,孩子没有按照理想的结果去发展,而父母们也迷失了自我,苦不堪言。
第五点,老来恋,马林生和齐怀远的结合。
马林生离了婚,齐怀远没了老伴,两个单身的中年男女,最终走到了一起,而过程却很坎坷。
起初齐怀远的直截了当,让人印象深刻。而马林生却拿把摆谱,对这种来得太容易的“爱情”,反而有些不屑一顾。虽然心里觉得齐怀远人也挺好,却始终迈不过“矫情”这道坎。
其实,我很崇尚这种直截了当,特别是到了这个年纪,把各自想要的都说出来,把各自的情况都罗列出来,能行就行,不行趁早。何必再去扭扭捏捏,遮遮掩掩。
老来伴,老来伴,少一点套路,找一个可以相扶到老的伴。
读王朔先生的《我是你爸爸》,特别是在身为人父之后,有很多共鸣,引发了一些对于教育和生活的思考,如果我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去处理?
或许这种未雨绸缪一般的思考,也是一种收获,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和点拨。
有点喜欢王朔了,正好家里还有本《知道分子》,下次去一探究竟。
《我是你爸爸》,值得推荐。特别是已为人父母的你们。
怎么当好儿子?怎么当好父亲?值得反思。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