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140)
第二百零五章
县领导同意拨给搬迁学校款
林新成提出试行生产责任制
6
林新成又坐了下来。
孙书记说:“新成啊,你知道我们这几位领导为什么把你看这么高,对你提的要求尽可能的解决吗?是因为你在各项工作中,给我们县委县革委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无形中帮了我们推动了工作。特别是在年前这次治理惠济河工程中,不但是全县第一个提前完成任务的大队,还帮助和带动了其他大队,使你们公社也成了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公社。治理惠济河,是咱县委县革委在粉碎四XX后,总结了历年来的水害教训而作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历年来的水害把我们县的人民害苦了,特别是一九七六年夏秋季节,我县连续四十多天降了大雨暴雨,积水得不到排泄,七月份淹地四十多万亩,八月份淹地五十多万亩。有四十多万亩绝收,五十多万亩大量减产。加上房屋倒塌,疫情肆疟,损失是以千万来计算的,仅去年就损失七千多万。所以县委县革委下了大的决心,一定要把惠济河治理好,并要对这次治理惠济河的先进大队和先进公社进行重奖。你们大队是第一个提前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先进大队,你们公社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先进公社,对你们大队,要奖一台大型东方红牌链规拖拉机,对你们公社,要奖两台大型东方红牌链规拖拉机。对于你们大队来说,加上要给你们打的井架的线配的机器,农业生产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吧,你可得一定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呀。"
林新成再一次站起来向几位领导表示感谢,然后坐下说道:“我从惠济河工地回来那天拐我姐家了,我姐就对我说,兄弟,我知道你一直很重视教育,但是现在你已经不是一个老师了,不是一个公社文教办公室主任了,而是一个生产大队的革委会主任了,你以后应该把重点放在抓农业生产上,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为国家多交,使队里多留,使群众多分。让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昨天,我姐看了我们的小学后又说,兄弟,你是一个大队革委会主任,也别光抓农业生产而忘了学校,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应该继续把学校抓好,为祖国以后的建设人材着想。现在,我已经下了决心,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教育,两个手都不放松。在农业生产上,我让副主任王超峰和庆祥叔帮助我。在学校教育上,我让副支书水花姐和妇联主任建荣姐帮助我。我不会辜负你们领导对我的期望。刚才,孙书记你说,要奖给我们一台大型东方红牌链规式拖拉机,我心里很是高兴。但是,孙书记,潘主任,朱书记,搞好农业生产,我已经想好了一个新的措施,这台大型拖拉机对我们用处不大,一是,最少得配两名拖拉机手,增加了大队批工分的数量。二是,由于给各生产队耕地的先后顺序,会引起生产队之间的矛盾。三是,还会增加大队的开支。我想,还不如把买拖拉机的钱直接给我们算了。"
孙书记笑道:“你就是钱迷了,要这么多钱怎么处理?"
林新成说:“刚才我不知道这个事,我说搬迁学校还要向信用社贷款呢,你们把钱给我们了,我们不但不用贷款了,而且还会把学校建的更好。"
孙书记笑道:“你这不还是把教育看得比农业生产重要吗?"
林新成说:“其实,我考虑最多的还是农业生产问题。自从我姐给我讲了道理后,我每天夜里躺在床上就考虑怎样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粮食产量搞上去。根据这么多年农业生产管理上的弊病,农村分配政策上的副作用,和我们生产队搞高产实验田的经验,我想了三条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措施,现在向领导们汇报汇报,领导如果认为我想的措施可行,就把奖给我们的大型拖拉机的价钱给我们,我们建学校。如果领导认为我想的措施不行,你们还奖给我们拖拉机,我们找人开回去,找两个人到公社拖拉机站学习,给各生产队耕地。因为有拖拉机而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再想法解决。"
孙书记站起来说:“新成,你说吧,我记一记。"说过,又走到他的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来,拿起了钢笔打开了工作日记本。
为了能让孙书记记上了,林新成用较慢的口速说道:“我认为,目前挫伤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制约农业生产搞不上去的首要原因是,分配政策和分配标准。农村分配政策虽然是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但却规定人均年口粮不得超过三百六十斤,麦子九十斤,秋粮二百七十斤。而集体储留分三项,一是饲料二是种籽三是生产粮,饲料的标准,牛驴每头每天一斤,骡马每匹每天三斤。种籽的标准,麦子每亩三十斤,秋粮每亩十斤。生产粮每队每年两万斤。产量再高,打的再多,除了个人分配和集体提留外,都得卖给国家,卖了公粮卖余粮。如果生产队给社员多分了叫私分,少报了产量,叫瞒产,多留生产粮叫本位主义不爱国,生产队干部就有挨批斗或撤职的危险。这样,不但挫伤了社员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也不能提高生产队干部的生产积极性。这样下去,农业生产想搞上去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决定,在不违背国家关于农村分配的原则下,把过去定社员分配标准和集体储留标准,改为先定上交国家和集体储留标准,社员分配不定量。不管生产队多打了多少粮食,上交国家只超额完成任务的两倍。集体储留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下余的部分全部分给社员。分配给社员的比例仍然是人六劳四。我们第二生产队自从七四年开始,就是采用的这个分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而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分多了,他们吃不完,还是卖给了国家,我们生产队一年完成近三十年的上交任务就是这么来的,只是谁卖的粮谁个人领走了钱,生产队不要,又提高了社员群众卖余粮的积极性。"
林新成这时发现,潘主任和朱书记也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