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豫北忠厚屯村发生了一起男子离奇失踪事件。
事件中,男人在岳父家和妻子争吵后在村里走动散心,可竟然就此消失无踪。
妻子因为争吵成为嫌疑人,岳父一家因为恼恨女婿和女儿争吵,同样也成为了嫌疑人。
可是争吵归争吵,恼恨归恼恨,这仅仅是家事罢了,他们会怒而杀人?又或者是男子就此离家出走?
案件调查因为找不到动机和具体证据而被搁置两年之久,两年之间,妻子一边苦等丈夫,时不时催促调查人员要尽快寻找。
调查人员苦恼之际,从几个稚童玩游戏过程中得到启发,因此揭开了男子失踪两年之谜。当真相大白,我们才明白这是个一错再错的故事。
男子究竟哪里去了?是离家出走?还是被人杀害?
Ⅰ:失踪
民国十一年十月,地方上负责查案的张四妮和刘五斤得出空闲,两人找了个有阳光的地方下棋。激战正酣之时,张四妮老婆袁莺莺带着一个老汉找他们报案,老汉的儿子袁长喜失踪了。
老汉名叫袁凤珠,同样也是袁家庄的,和张四妮的岳父,也就是袁莺莺的父亲在村里同辈。老汉苦命,早年间老婆产下儿子后生病去世,这个儿子叫袁长喜。
袁凤珠含辛茹苦,又当爹又当娘把孩子拉扯大,父子两个相依为命。靠着给人磨剪子戗菜刀,倒也积攒下一些钱,勤俭节约,转转借借,算是给已经长大的袁长喜娶了媳妇。
袁长喜媳妇名叫李招娣,娘家是忠厚屯的,两个村子距离五里路。
李招娣家也是普通的庄户人,其父生性懒惰,平时动不动就给几个已经出嫁的闺女派任务要钱粮,几个闺女女婿都是有苦难言。
十月初九是李招娣父亲生日,袁长喜和李招娣都赶去贺寿。但袁长喜却在贺寿期间失踪,从忠厚屯消失不见了。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袁长喜和李招娣去了后,由于岳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并没有摆酒席招待外人,也就是没有招客,仅是自己家亲近的人坐下吃点饭,就算是把生日给过了。
一家人吃过饭后,其它闺女和女婿都先行回去,袁招娣在姐妹中最小,所以她留下洗刷。
在此期间,忠厚屯村有人听到他们家传出争吵,有好事者还进去看了,发现李招娣和袁长喜发生了争执,而岳父岳母也在指责袁长喜。
进来的村民劝说他们不要拌嘴,老人生日,是个高兴的日子,吵架成什么样子?
于是,争吵就此止住,村民又在家里和李招娣的父亲说了一阵话。说完话后,天已经擦黑,李母做好了晚饭,说吃过后让闺女和女婿回袁家庄。
反正只有五里路,吃过饭再走也不迟,正好还有中午的剩菜,热一下对付一顿。
李招娣同意并且坐下吃饭,袁长喜不想吃,说自己要去外面走走。
就这样,他走出了家门就消失不见。
这些都是李招娣告诉袁凤珠的,可怜袁凤珠熬了多半辈子,养大个儿子给娶了媳妇,现在去了一趟岳父家却失踪不见了,老汉气得在家里嚎啕大哭,不知道如何是好。
村里人都去看热闹,袁莺莺也在其中。
她本身就是袁家庄的,和张四妮成婚后也没有离家,因为她们家没有男人了,张四妮等于是入赘她们家。袁莺莺和父亲一样,都是热心肠,心里可怜袁凤珠的遭遇。
由于自己家男人经常查案子,袁莺莺感觉这件事十分怪异,她敏感察觉出这里面有问题,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平白无故失踪?而且他离开岳父家到村中散步时,天还没有黑,又怎么会就此消失不见?
心中疑惑的她决定带袁凤珠找自己家男人报案。
听完老婆所说,张四妮转头看了看刘五斤。刘五斤已经将棋盘收起,脸上的表情很是凝重。听了刚才的话,他也感觉这里面十分蹊跷,一个大男人,说要出去找找,还是在村里,怎么就会消失不见?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种事,多半是遭遇了不测。
看来要去一趟,刘五斤点了下头。张四妮马上告诉袁莺莺,让她带着袁凤珠回去,他们两个则要先去忠厚屯,由于随时可能去袁家庄询问情况,所以袁凤珠不要出门,在家里等着就行。
四个人一起出城,到了路口时,袁莺莺带着袁凤珠回袁家庄,张四妮和刘五斤则直奔忠厚屯,两人走得匆忙,临进忠厚屯时,张四妮还碰翻了村里纸扎匠送的纸扎。
袁长喜岳父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事情是昨天发生的,另外两个闺女和女婿也已经听说赶了过来,还有村里的村民,大家都在七嘴八舌议论这件事。
对于他们来说,这属于一件不折不扣的奇事,一个大活人,还是个男人,怎么会莫名其妙消失不见?
看到张四妮和刘五斤出现,他们十分不解,张四妮主动说是袁家那边报的案,李家这边赶紧客气和陈诉昨天的情况。
李家人说完,和袁凤珠说的没有太大出入,张四妮和刘五斤对视了一眼后马上出门而去,刘五斤则留在家里。
两人这是在默契间做出了分工,张四妮去村里询问有没有人在袁凤珠外出时目击,刘五斤在家里进行必要的询问。
过了一阵,张四妮回来,刘五斤已经在等他,两人到了李家院里墙根下碰线索。
这是两人长久以来的习惯,在碰时,他们也会互相打量对方。
刘五斤神色严肃,这说明他这边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张四妮也毫不兴奋,这说明他的收获也不大。
果然,两人线索一碰,都感觉这件事更加难缠。
Ⅱ:调查
张四妮那边,他的目标是询问昨天有没有人目击袁长喜出门,或者有没有人在村里某个路段见过他。
这样做的用途是证明袁长喜的确出了岳父家,如果在某个路段有人看到过,就可以将范围缩小。
但他得到的线索并没有多大用途,昨天袁长喜出岳父家有人目击,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村里几个人听到他们家的争吵后,在外面听热闹时看到袁长喜出门。
但在袁长喜出门后,他们感觉再无热闹可听,加上十月的天,太阳落下就非常寒冷,所以他们都回了家。
别人再没有目击到袁长喜,他出门后去了哪里,有没有回来,没有人看到。
听完张四妮所说,刘五斤说了自己询问到的情况。
他在家里,主要询问李招娣昨天为什么要跟袁长喜争吵。
据袁家人所说,两人争吵的原因是李父想要以后每年让几个闺女给一定量的钱财,因为他们老了,虽然李招娣名字叫招娣,但并没有为这个家招来男孩子。也就是说,他们家全是闺女,李父和李母想让她们几个闺女每年都出一些钱,好供他们老两口花。
李招娣同意,醉熏熏的袁长喜有点意见。他认为,岳父岳母还能劳动,世道不好,谁家过得都是紧巴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哪里有闲钱给他们?不如再缓上二年。
李招娣说他不孝,袁长喜说自己只是想缓两年,话不投机,两人发生了争执。李父李母觉得女婿这是驳自己的面子,所以也对女婿多有责备。
两人把各自掌握的情况说完后就开始大眼瞪小眼。
其实,两人心里都有一个怀疑,包括前去报案的袁莺莺和袁凤珠也是这样,他们都在猜会不会是李家人恼怒之下杀了袁长喜?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动机或许就由争吵而引发,他们也有时间,虽然有人看到袁长喜出了门,但后面谁也没有看到他,他会不会走了几步就回来了?然后遭到了杀害?
但这样有个说不通的地方,那就是这样的原因不足以形成杀人。
李家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婿?李招娣为什么要杀自己的男人?张四妮虽然不经常在袁家庄住,可他现在毕竟是袁家唯一的男人,也是袁家的主人,他对同样是袁家庄的袁长喜多少了解一些。
两口子结婚后感情还算可以,李招娣没有传出过什么闲话,袁长喜同样也没有。
感情挺好两个人,就因为在岳父家拌了两句嘴,就能行杀人之事?这未免太过儿戏,也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如果他真的是出去而没有回来,那就有可能在外面遭遇了不测,那么就又产生了一个根本问题。假设他在村里散步过程中被人杀害,动机是什么?他跟村里人有利益纠葛吗?并没有!他本就是个普通的庄户人,也不可能看见女人说俏皮话惹恼别人,思来想去,他也不该就此消失。
“小张啊,袁长喜这个人平时性格怎么样?”
刘五斤突然这样问,张四妮挠了下头,挺有礼貌的一个人,平时见面都是主动打招呼,性格上看不出什么缺陷。
“他会不会因为争吵,愤怒而离家出走?”
听了刘五斤的话,张四妮不由得哑然失笑,出走?走去哪里?眼下兵荒马乱,袁长喜一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人,会因为平常的两句拌嘴就离家出走?他又不是个三岁孩子,应该不会那么不成熟。
两人又沉默了一阵,刘五斤还是做出了安排,张四妮要去调查袁长喜的周边关系,他在这里调查李家有没有隐藏的杀人动机。
张四妮再一次出发而去,刘五斤开始询问李家另外两个女婿。
等到天黑时,张四妮回来,他这次却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
李家主动为两人安排了住的地方,两人进入屋中开始将线索汇集。
刘五斤这边,通过跟另外两个女婿的交谈,他得知这两人也对岳父家多有埋怨,因为岳父太懒,平时多向闺女家要吃要喝。对于三个女婿,他最满意的就是三女婿袁长喜,因为他对于岳父家的要求大多都会答应,这也是为什么昨天他们两个都先离开,而袁长喜两口子却留下收拾残局的原因。
话里话外,两个女婿的意思是岳父这人懒惰成性,可实际上对三女婿极为满意,袁长喜的失踪,应该和岳父家没有关系。
跟两个女婿交谈完,刘五斤又问了村里人,主要打听村里昨天有没有发生别的事,有没有可能吸引到袁长喜。
村里人又是摇头,村里平时哪里会有那么多吸引人的事?如果要说的话,昨天袁长喜和媳妇争吵后,有几个外人进村,他们是来村里定纸扎。忠厚屯有几家靠糊纸扎为生,这也是一门非常的手艺。
刘五斤想到昨天他和张四妮来时,张四妮碰翻了人家的纸扎。外村家里有人去世,需要纸扎,来村里是说下数目,这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所以跟他的失踪扯不上关系。
刘五斤在家里就得到这么多信息,仔细想想,其实是一无所得,都是些没用的信息。
但张四妮那边却有了重要消息,袁长喜是个普通人,他最大的优点是没有突出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突出的优点,这样的一个人,村里人有什么可说的?
倒是袁凤珠对儿媳妇有点说法。
据袁凤珠所说,儿媳妇李招娣以前本来是准备向家里招女婿的,说了一个叫郑大春的小伙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散了,李招娣这才嫁给了儿子袁长喜。
原本这种事也正常,可是前不久,袁凤珠去集市上给人磨剪子,看到儿媳妇李招娣和郑大春在说话,好像还很激动,郑大春两手不住上扬,似乎很愤怒。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儿子认为父亲想得有些多。现在儿子突然失踪,他觉得会不会是李家对于出嫁的女儿后悔了?想要重新招女婿,而郑大春也一直并没有跟李招娣断了联系?
刘五斤听得非常认真,假如真有这层关系,那这真的会成为杀人动机,而且是个极为合理的杀人动机。
李家反悔了?想要再一次招女婿?就把先前的女婿给解决掉?
“你查郑大春了吗?”
听刘五斤发问,张四妮说郑大春昨天来过忠厚屯,他们村有人去世,他来订纸扎。
刘五斤眼睛眯了起来,郑大春是李家以前想要招的女婿,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李招娣嫁给了袁长喜,但和郑大春并没有断掉联系,也被人目击到曾经在一起,好像是争吵。
昨天,郑大春随着订纸扎的人来忠厚屯,同样在忠厚屯的袁长喜却失踪不见,这也太巧合了吧?
两人都为查到了这个线索兴奋不已,可是天色已晚,他们有行动也要到明天。
次日清晨,张四妮外出,他的任务是询问郑大春,必要的时候将他抓来忠厚屯。刘五斤在家里询问李招娣,必要的时候可以诈唬说郑大春已经招供,用来诈她。
刘五斤单独找到李招娣,向她打听郑大春的事。
据李招娣所说,郑大春这个人之前差点成为她男人,后来发生变化是因为这个人毛病太多,懒惰且还赌博成瘾。她父亲就懒惰,深知懒惰的坏处,另外他以后也要指望女婿养老,招个同样懒惰的人进家可怎么办?
后来父亲也想通了,招个女婿进家,自己三个闺女就变成了一个,不招的话,三个闺女和女婿都要管自己。所以,就又改变主意将她嫁给了袁长喜。
李招娣言语之中对于郑大春多有厌恶,她还主动说前不久在集市上偶遇郑大春,郑大春还愤愤不平说李家人没有眼光。李招娣对于郑大春的厌恶是不加掩饰的,她有个懒惰的父亲,对于懒惰的男人有着说不出的讨厌。
问过后,刘五斤陷入了迷茫。他善于观察,并没有从李招娣神情中看出说谎,倒是看出了着急和担心。
假如争吵就是导致袁长喜失踪的动机,那这太儿戏了,谁家勺子不碰锅呢?两口子过日子,偶然吵架拌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以此来怀疑李招娣是唐突的。
可是,一旦这个线索再次中断,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查?他们可就没有线索了。
就看张四妮那边能不能查到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了。
傍晚时分,张四妮回来,他没有带郑大春,刘五斤就知道这案子多半要悬。
果张四妮的确是带着抓人的心思去找郑大春,不料到了后,发现郑大春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他昨天跟着人去了忠厚屯,是因为他本家有个老人去世,他跟着去是订纸扎。去了后,告诉做纸扎的样式和多少,大家又一起回来,他根本没有单独离开。
回来后,一直都在帮忙,大家都在一起,甚至是晚上也在一起,本家有老人去世,他们小辈分的要时刻准备干活,很多人都可以给他做证。
另外,他还说了一件事,他认识袁长喜,自己差点娶的女人成为了别人老婆,他打听过袁长喜。而且他昨天在忠厚屯也见过袁长喜,当时袁长喜也在看他,看样子好像也认识他。
但也仅仅是互相看了看,他跟着大家离开,袁长喜后面干了什么,他则不知道了。
线索就此中断,他们再没有任何东西可查,嫌疑人都一一排除,李招娣没有作案时间,郑大春没有作案时间,别人没有动机,还怎么查?
因此,袁长喜莫名其妙失踪案就此被搁置,而且一搁置就是两年之久。袁长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大家都认为他是生气离家出走,可刘五斤和张四妮都认为他凶多吉少。
两年之后,转机出现了
Ⅲ:荒唐的真相
民国十三年,距离袁长喜失踪案已经过去两年。
这两年中,李招娣无数次来找过张四妮和刘五斤,要求他们寻找丈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两人无言以对,刘五斤还好一些,张四妮更加难受,他每回家,都会被袁长喜的父亲袁凤珠追问,他却无话可说,只能说还在查。嘴上说着还在查,可两人都知道这案子多半查不出来了。
这天下午,下过一阵急雨后天气却非常闷热。刘五斤热得坐在一棵树下乘凉,一边有几个孩子在玩躲猫猫。
一个孩子藏了起来,另外两个孩子抬着口箱子挪了地方。寻找的孩子们怎么也找不到藏着的人,就当孩子们着急时,藏着的孩子从箱子里大笑而出。
寻找的人以为只是把箱子挪地方,万万没料到人藏在箱子中。
刘五斤哈哈大笑,拍手叫绝时,突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他愣在当场想了半天,脸上的表情不住变化,他想到了一个以前他们忽略掉的可能性。
转头去找张四妮,张四妮热得刚刚睡着,突然被他叫醒,不由得火冒三丈,恨不能给老刘两拳。
刘五斤问他:“两年前,郑大春说他在忠厚屯见过袁长喜,他是在什么地方见的?”
这句话问得看似矛盾,既然说在忠厚屯,为什么问在什么地方呢?但张四妮知道并不矛盾,他问的是村里具体地方。
张四妮想了想却没有想起来,可能当时没有仔细问。
刘五斤让他不要停,马上去找郑大春,一定要问清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袁长喜,他感觉自己抓到了案子的关键。
张四妮去而复返,告诉他是在糊纸扎的家门前。
刘五斤点了点头说:“我们第一次去忠厚屯时,你碰翻了人家的纸扎还记得吗?”
张四妮记得这回事,他当时走得急,从村里出来的车上装着纸扎,他把边上的给人碰翻。不过,刘五斤这时候说这些事干什么?难道他怀疑糊纸扎的杀了袁长喜?
刘五斤让他马上和自己出发,不过要先去袁家庄。
在路上,张四妮还是不解,刘五斤明显是怀疑糊纸扎的杀了袁长喜,可是动机呢?他们为什么要杀袁长喜?
其实,刘五斤这时候也只是个判断,他明白了袁长喜为什么会失踪,其实他被人杀了,运尸方法他也已经想透。但动机他现在却还想不明白。
到了袁家庄,他们去了袁长喜家。
这两年来,李招娣并没有改嫁,仍然住在袁长喜家。
刘五斤找到她,对她交待了一件事,她听完就出发去了娘家。
一进忠厚屯村,李招娣就开始哭,哭声很大,惊动了村里不少人。大家得问啊,为什么要哭?她说急雨冲出了一具尸体,像是两年前失踪的丈夫,他手里紧握着一个东西,被两年前的查案人马上抬走,他们要凭着尸体手里握着的东西找凶手。
她边哭进入了娘家,哭声不断传出,大家都在猜测袁长喜是不是真的死了。
到了晚上,一个黑影摸黑出村,一直走到几里路外的河滩停下,拿着一把铁锹开始向下挖。
挖了一阵,他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他愣了愣转身就要逃。但四周突然亮起火把,张四妮和刘五斤带着村里人将他团团围住,村里人一看,这人正是村里的纸扎匠李金刚。
李金刚看到出现这么多人,他异常惊慌,两腿颤抖,站都站不稳。
张四妮让人在他挖的地方接着挖,没几下就挖出一具尸体,尸体已经腐烂,可衣服正是两年前袁长喜失踪时所穿。
让人把尸体和李金刚一并带回村后,刘五斤发现死因是额头上被钉入一枚铁钉。
李金刚被抓了现行,这时候害怕得开始痉挛。刘五斤和张四妮都想不明白,李金刚为什么要杀袁长喜?不但是他们两个想不通,村里人包括李招娣也想不通。
李金刚最终交待:
他的确跟袁长喜没仇,袁长喜之死纯属意外。
两年前给岳父过生日时,袁长喜其实喝醉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当着岳父母的面争吵,他出了岳父家后,看到一帮人进村,就是郑大春那帮人。
袁凤珠告诉过他,曾经见到李招娣和郑大春在集市上出现,他也听说过以前郑大春差点入赘李家。酒醉之下,他生出了比较之心,就跟着他们一起到了李金刚家门前。
郑大春那帮人订完纸扎后就离开,他和李金刚随意攀谈。李金刚家是手艺人,所以工具并不少,还有很多高粱杆,这些都是糊纸扎的骨架。
说了一阵闲话,想要离开的袁长喜因为醉酒被拌倒,好巧不巧,一堆高粱杆下竟然有枚向上的钉子,正好扎进他的脑袋中,当场就要了他的命。
李金刚吓得不知所措,关上门后,耳朵里听着外面李家的寻找,自己则一直害怕和发呆。
到了第二天,想了一夜的他决定不声张。袁长喜之死是意外,可如果自己说出去,谁会相信?李招娣父亲有名的懒汉,再被他借此讹一下怎么办?
所以,他把一些糊好的纸扎装在了车上,然后把袁长喜的尸体塞进一间纸屋子里,堂而皇之运出了村,到河滩挖坑埋掉。他在出村时碰到张四妮和刘五斤,张四妮还碰翻了边上另外的纸扎。
其实,当时车上就有袁长喜的尸体,他们没有检查,也生不出检查的心,凭什么检查啊?
两年过去,李金刚认为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李招娣下午哭着回来,并且说冲出一具尸体,重要的是尸体手中握着东西,李招娣没说在什么地方冲出的尸体,他也绝不敢去问。
心神不宁的他半夜决定到埋尸地点来证实一下,他没有想到这正是刘五斤和张四妮设好的一计,他们一直暗中吊着,并且一路跟着他到了河滩,他当年把人埋了下去,现在又亲自找出了埋尸地点。
袁长喜失踪案,就此真相大白。
各位,你们说这有多无稽?
张四妮和刘五斤苦苦寻找动机,可有时候,动机可能只是临时起意,也有可能是意外,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有明显的动机。也恰恰是动机不明,导致此案被搁置了两年之久。因为谁也没想到袁长喜会死在李金刚家中,两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凭什么怀疑人家?
可怜的袁长喜,去岳父家祝寿,喝醉心情不好,失足跌倒,竟被钉子钉入脑中,他的死纯属意外,也是个巧合。
如此意外,如此巧合的事,如果当时李金刚说出来,虽然大家会怀疑,可一定能够查明,他也不会有罪。
可李金刚动了别的心思,他觉得与其说出来,不如偷偷埋掉,神不知鬼不觉,谁也不会怀疑自己。他并不知道,就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犯了大错。
他的确隐瞒了两年之久,可两年之后还是暴露,并且自己亲自又挖出了尸体。他有罪吗?先前的意外和他没有多大关系,但他如此运尸偷埋,则已经不再清白,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因为他说是失足被铁钉钉死,却无法证明。
最可怜的要数李招娣,走个亲戚,却死了丈夫,两年中她还被人说闲话和怀疑。
可是,如果她当时没有答应父亲,没有引出争吵,袁长喜也不会独自外出,这意外也不会发生。所以,一切看似无关,其实都有着隐性关联,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