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写作何难之有?

对于学生写作练习,尤其是那部分有着写作畏难情绪严重的人而言,如何降低写作的门槛,是一个首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进行随笔写作,姑且理解为随意地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式随心所欲地写。

因为,对于写作,首先得写起来,有兴趣,不抵触,更不害怕就好;其次,在写作这件事情上,还是应该遵循“质量建立在数量之上”的原则。不仅如此,对于阅读也是如此。于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学生不惧写作,坚持写作,而不是写得好,更不谈什么写作技巧之类的,也许,这些高阶写作技术、要求或条件,正式吓阻或是产生学生尤其是有着严重畏难情绪的大部分人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这样认为,还是在读了关于写作方面的名师名家的写作建议,其中有管建刚老师在他的“作文改革系列”指导丛书中指出的写作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高子阳的《日记十招——特级教师教你轻松写日记》,其中,对那些有严重畏惧情绪的人,强烈抵触写作的人,就应该从写日记开始,第一天可以写一句,如此类推,每天都写一句,而且内容随意写,只要坚持写就好。其中高老师也指出了写作必须坚持两条路,课内与课外自由写作,尤以课外自由写作为主,否则仅靠每学期的六到八次打写作,是不可能养成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魏智渊的《自由写作十二讲》提到,自由写作的最好的指导就是不指导,让学生自由坚持写起来。从这些名师的观点共性来看,就是降低写作的入门要求,以一切手段减少写作者的畏难心理。

在一段时间的学生写作实践来看,还是觉得写作的内容上存在问题,或者更准确点来说,就是写作的内容可以从那些方面与层次上挖掘。如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启发与指导他们在写作内容上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发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初步可以从以下方面初步引导与延展:

一、从时间的维度上:过去(回忆)、现在(观察)、未来(想象)。这三个相互联系且成线性的时间,就至少存在着丰厚的写作资源。有人曾经说过,写作就是一门关于回忆的艺术。也有人说过,即便一个人只有童年生活,也就够你一辈子写作都写不完的内容。因此,回忆,就如一个无底洞,关键看你如何进行回望,愿不愿意回顾,且如何选择性地回忆。而事关现在,就更不用说,每个人都是活在当下的个体,今天是你目前对重要的生活和人生,忽略当下,你就将失去全部,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每个人其实只有一天,那就是“今天”。而未来,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少有自己的梦想,无论大小。所以,无论是就个人层面还是国家与民族甚至是世界,都可以无限地展开漫无目的地随心所欲地想象,也即所谓的科幻想象文。

二、于是,就想象,单就这一类文章,我曾经尝试过让学生写“如果我变成了……”之类的想象文,让自己化成一只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而学生至少能畅所欲言,如果能够融入自己一些大的情怀,文章自然更有思想品味或意境高度,不愧为一篇篇难得的美文,最低也实现了有话说,在文字数量上提高了不少一个档次,真正实现了数量支撑质量的理论。

三、然后,魏智渊老师在《自由写作十二讲》中提到,自由写作最好的就是提供话题,坚持写下去。于是,让学生开动“头脑风暴”进行话题搜集,然后有学生投票进行筛选,选出最具有绝大多数人有话写的话题进行写作。

四、现实情境或生活观察与描写。曾经让学生到菜市场观察写作短文,选好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作重点,进行细节、场面、生活化写作。比如市场商家与顾客的讨价还价、互相客套寒暄等以及吵架场景的真实描摹,也不亏为临摹生活真实情境,涌现了不少的好作品。更能让学生明白,从生活中学习语言和写作,或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活水”。

五、从内外两个世界来看,前面指出的基本是外在世界的描写。还有内心世界的体悟感受,教会学生在独处时,静听心声,也不为一个写作内容来源的良好方法。而且,很多时候,人必须得有反思才会真正进步。否则,就是一日复一日地重复,正如曾听一个学生的口头禅:好无聊。每天的生活都是起床、上学、回家吃饭、睡觉,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返。不细细思考,探究式地探究每天所为,就摆脱不了这样的“无聊”的日子。其实,虽然,每天都是“太阳东升起落”,但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那是因为心接受了不一样的洗礼,精神的洗礼。

因此,写作,难的不是其本身,而是写作者,更进一步说是写作者心灵与精神的荒芜与贫瘠,你觉得呢?让我们调动全身心的每一个细胞与神经五感受生活与世界吧,写作,何难之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