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一天,干了很多工作日没能干的事。看了会书,打了球,出了汗,整理电脑桌面,备了一节课,中午还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午觉,满足,实在满足。幻想着如果现在能放个一周的假,就窝在宿舍里静静地看书不出门,那该有多幸福。
下午备课准备视频素材的时候,脑子里蹦出个想法,这帮学生从初一带上来,两年前初次踏上讲台的我对学科的教学有很多,虽然我一直认为学习政治,一定要让学生关心国家社会大事,培养他们的时政敏感度,可惜啊,这个想法在这届学生身上没有很好地落实,观察了两年,慢慢就会发现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学生的广度和深度不足,虽然极力在课堂上展示跟教材有关的时事新闻,但远远不够,加上现在考试的影响,很多学生误以为政治就是死记硬背,就连家长也这么觉得。不少学生上课讲解或提问时就开小差,觉得老师讲的完全多余的,只要划划书背背书就行。哎,多么痛的领悟啊。如果现在再从初一开始带起,我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例如,先从学会搜集新闻材料,可以顺势开展新闻播报活动,接着慢慢挖掘,学着写下自己的感悟,启示,或者与教材相联系,甚至还可以尝试对新闻进行分析和思考,写成小文章,这当中也要教会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把握三个层次:引出观点(提出问题),论证观点(分析问题),我们怎么做(解决问题)。这两年的教学经验要告诉我,学生的能力往往超乎我们想象。类似新闻播报的活动之前已经在一些学校开展过,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做法,但无奈我们学校的老师依旧是盯着分数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师要以愿景计划为目标,不要忘记最终的目的。我想,也许时政新闻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不大,这种做法的效果也许要等到他们步入社会后才会发挥作用,但我们万万不可被短期利益所诱导,我们学科要培养的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倘若我们只盯着成绩,强调考纲,那塑造出的只会是一个只关注于个人生活的人,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下午备课灵光一现的想法有必要进行记录和保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的,每位老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相信坚持下去,就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