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最宝贵的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事业。四十正值壮年,积累了点阅历,正是事业往纵深处发展的良机。
有的人会说是教育孩子。自己一辈子大局基本已定,后半生就看孩子了。
有的人会说是孝敬父母。父母们年事已高,要抓紧时间孝敬,避免有朝一日生“子欲养而亲不待”之遗憾。
有的人会说是健身。人到四十身体各个器官开始逐渐老化,老年时的病都是四十岁左右不注意保养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现在如果不注意健身,不注重保养,将疾病化于无形之中,等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就后悔已晚了。
有人会说是创业或深造学习。四十以前往往是走“该走的路”——谋生、求职、成家、购房、育儿等等,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被挤压到满足生存与安全的需求中,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专长,四十岁在走了“该走的路”后,可以比较从容超脱地走“想走的路”,到感兴趣的领域,与尺码相同的朋友在社会浪潮中一起创业、一起打拼,为自己真正活一回。
有的人会说是家庭,人生犹如一趟列车,不断有人来来往往,上上下下,而最终能陪你最长久的还是爱人。四十岁以前或者以朋友为中心,呼朋唤友,快意江湖;或者以工作为中心,像牛一样勤勤恳恳起早贪黑打拼。四十岁可以回归家庭了,烧菜、喂猫、养花、辅导孩子......
上面这些认识当然都有道理,但在我看来,人到四十,最最宝贵的是时间。
为什么?
如果把上面的各种选择看作产品的话,时间就是平台。无论做什么产品,都需要放在时间这个平台。而且,时间这个平台是不兼容的,单位时间内,你选择了A,就不能再选择B。
人到四十,对时间的思考也与过去不同了。
四十岁以前看未来人生犹如站在草原边上瞭望,辽阔壮远,万里无垠;四十岁以后看未来岁月犹如站在浅塘边俯视,一眼望到底。未来日子屈指可数,开始倒计时。
四十岁以前,一天是一天,一年就是一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漫长而从容;四十岁以后,“眼睛一闭一睁,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再一闭一睁,一整天就结束了。”一年仿佛几个月,刚感觉燕子飞回、花红柳绿就立秋了;刚感觉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就立冬了;“五一”劳动节感觉才过,“十一”国庆节已经快到了。
时间犹如手里的一把纸牌,人到四十,拿在手里可出的纸牌已经有限了。所以,每个日升日落,都弥足可贵。每次花开花落都倍加珍惜。
今年的暑期是最近几年来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暑期。之前的两个暑期都在山西师大上研究生课,没有自由时间。今年,研究生课程终于结束,难得这个暑期有大把时间来“挥霍”,然而需要做的事太多了:英语学习,阅读写作,外出旅游,回家探亲,辅导孩子,课程准备......
最终考虑,还是以辅导孩子为主,于是围绕孩子办起了两期共12天的“翼起玩”游学营,举办了一期20天的哲学共读营。除此之外,还承担了下学期网师的课程,承诺了《教师博览》曾老师的约稿,应允了阅读研究所的《中庸》共读......
特别是许多朋友很关注,酝酿已久的针对中学生的写作营,也想择机开启。
但时间就那么多,精力就那么多,顾此就难免失彼。
虽然每日早起晚归,未曾有丝毫怠慢,但英语学习中断了,约稿一拖再拖,共读还未启动,写作基本“颗粒无收”,回老家也是匆匆两日。
从放假到现在还未真正休息一日,就已经快踩到开学的影子了。
中午与朋友喝酒聊天,感慨四十岁以后,确定方向最重要,因为可供真正用来做事的时间不多,浪费不起。
当然,时间总是要流逝的,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徒增年龄而一事无成,虚度时光而无所长进。
回头来看,很是怀念在海南五指山脚下黎苗山村中椰风蕉雨的时光。的确是艰苦,但那是清醒生活,为学日益,能感觉到生命拔节成长的两年。两年中,在高人的引下,生活、学习、工作浑然一体,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阅读、思考、写作、言说,清空生命,吐陈纳新,灵魂丰盈而纯粹,精神刚健而卓然。
人如果能每隔一段时间有如此的修炼和沉浸,实乃幸事。
而今要具备如五指山期间那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已经很难。所以,更要看得远一些,高一些,拿起剪刀,做好减法,剪切掉那些束缚生命之翼的多余之物,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来。
朱子说:“内无空寂之心,外无功利之贪。”
做到不易,但不妨时时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