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不管你我们信不信,一个人的命运确实自己做不了主。或者说多多少少我们都处于被动的选择或位置。
无疑,有人会辩驳,不是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嘛。一定时候,或者广义地看确实是这样。
生活中常见因为时间际遇,或者说命运会改变一个人。而这种改变除了社会这个大的因素,婚姻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家”在传统观念中总是放在第一位。不过也确实有道理,一个人,不管男人女人只有成家了才有了立业的基础:条件和心理。也只有成家了一个人的心才能收拢,才有了奋斗的奔力。
婚姻对每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而婚姻的好坏亦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于或性情。
不是吗?我们在社会上工作奔波最基本的首要任务就是养家糊口。而家庭的温馨和睦幸福与否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没有一个人会说家庭不幸或者夫妻关系紧张还能轻松自在活的快乐,或者奔波工作不受影响。
“家和万事兴”是古人总结的生活经验。亘古不变的经验。即便到了如今社会,不婚主义者虽然不少,社会也在不断接纳认可这种局势,但似乎社会上没有几个独身的成功者。即便有似乎说起来总是有着一些缺憾。
婚姻真的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事情。不管男人女人,只是在婚姻里女人的改变或者变化更明显罢了。
比如,本来一个很温柔善良脾性好的女人,一段婚姻却使得她变得冷硬凶巴巴,言行做派发生了质的变化。也许她的心仍不坏,但外观的脾气让人们对她敬而远之。假如有心人或知道她以往性情的人会感叹她怎么变成了那样。
对一个女人的巨大变化,应该是性情大变是我八九岁时就看到的。那就是从母亲身上,母亲因为对婚姻的失落失望,一个月时间从内到外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它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人们总是忽视小孩的能力,总会想小孩子懂什么。实际孩子总比大人更敏感更善于观察且观察的更细微。周围的点点变化,尤其父母的举动皆逃不脱孩子的眼睛。只是孩子们不说,悄悄埋在心里罢了。
我们总说为了孩子不惜一切,我们多么多么地爱孩子。
实际,父母对孩子的爱根本比不上孩子对父母的爱。或者说父母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更纯粹。
尤其还小的孩子,妈妈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所以他们的爱他们的心神毫不保留地送给妈妈。爱妈妈保护妈妈似乎就是他们的责任,不管妈妈对他们多么凶恶暴力,都抵消不了他们对妈妈的爱和宽容。
你见过一个幼儿因为妈妈的打骂记恨妈妈的吗?也许当时孩子有点抵触,可过不了一会他们依旧会依恋在妈妈怀抱。
妈妈我爱你,不管你怎么打我我也爱你。你是否感受过或者聆听过这天籁之爱的声音。那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声音。
所以,妈妈,家庭里的女人——母亲的变化最先感知的是孩子。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家庭的教育母亲非常重要的原因。
有说,女人是家庭里的大学,大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里的所有学生:丈夫孩子。一所好的大学,会改变一个男人或者让一个好丈夫更加完美。但一所坏的大学,大学里的校长兼老师会彻底毁灭所有的学生。
而这所大学里,有个关键的学生——丈夫也有着关键作用。如果这个丈夫十分混蛋,那么这个学生会毁灭这座大学。会让大学校长发生质的变化。想想,校长都变化了,变得唯唯诺诺或者歇斯底里怎求大学平和运转。
这样,一个家庭,一个女人的命运便被动的被规划了。而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她身边的所有家人。尤其孩子。
而家庭主妇或母亲的性情做派,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家中所有成员的性情心理,以至于其成员一生的心理生成。而心理的做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性格甚至命运。
对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感情的变故或者不堪的婚姻对她伤害更深的事了。这种伤害真的可以毁了一个女人本应美好的一生。
自然,除非她奋力逃脱这种伤害,摆脱这桩不堪的婚姻。即便这样,那种曾经的伤害也深深刻在了她的记忆里。
所以,环境及生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做派。婚姻更可以改变一个人。好的婚姻成全人,坏的婚姻毁灭人。婚姻可以让一个女人性情大变——命运改变了她。
这样说来似乎有点否定了“性格决定命运”之说。其实不然,事情总是相对的,两面性的。一个人性情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其命运,而改变后的性情又决定了其之后的命运。所以说到底性格依旧是决定命运的主旨。
不过,我依旧认为,一个人的品性或者性格虽然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以至于生活的安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命定是肯定的,这真的是上天从一个人出生后就设计好的。
我们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一些做派言行,大的框架我们不过是顺应着命运的规划而被动行动。
“命中该有终须有,命中没有莫强求”说透了命定是我们无奈的局限。在局限的范围我们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性格,或者顺应着命定的局限有所改变罢了。
这好比孙悟空尽管万般能力,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但终是翻腾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它即便做了花果山的猴王或者大闹天宫,但最终他依旧不过是一只猴子,依旧不能自己的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后被“特赦”跟着唐僧西天去取经。
只是在这命定的徒儿的角色里,它的性情做派决定了它的舒服于或不舒服。性情温和听话或者懂事不会被头痛,否则受罪的是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