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红华
初冬一日,受桐庐县餐饮协会美食委邀约,赴绍兴诸暨嵊州考察。
美食达人们,一路车程,一路离不开店里生意。
“鱼送过去了吗?让小青接一下,我出门了。”
“明天9桌?哦,有电子开票的。行,过来提前20分钟告诉我。”
“陆总,大包厢有的,晚上给您留着。回头,我叫小西过来喝杯酒。”
回头,都不好意思,但这就是做餐饮的常态。每天,活在连轴转的时空里,菜品把关,服务态度提醒,事无巨细,样样都得落实。
难怪,排队等快艇的时候,有人感慨,“我们这个行业,什么气,都受过了。”静得下心来的老总们,心平气和,对餐饮服务行业的认知,早已烂熟于心。毕竟每一行,都不容易。
“每一年,县餐饮协会都会组织会员单位考察各地美食,旨在与时俱进,推进县域餐饮业的跨越式发展。”吴土荣会长如是说,他也是这样一如既往践行的。
第一站,绍兴“黄酒博物馆”。一场微雨,一夜凉薄,入得初冬,黄酒总算出场了。温一壶黄酒,敲一两个鸡蛋下去,放点生姜,些许白糖,热气腾腾,暖胃又养生。
绍兴黄酒博物馆,满足了一个黄酒爱好者所有的渴求。
古代盛酒器具,尊、壶、爵、觥、觚、彝、盉等,在广场上,以一米多高的气势,让人仰望,青铜,石雕,如此贵重的把盏,可见古人喝酒中的阶层等第,也散发出黄酒与众不同的前世今生。
隔墙,做酒的器具,也高高印刻。可以怀想古时酿酒作坊,男人们挥汗如雨,用木斗、竹箕、蒸笼等简单用具,酿出的一坛坛黄酒,贮藏,等待开坛的一味酒香。
入得厅堂,见中悬一《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 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为晋代江统所做。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符合常识常理。
又见八米“绍兴花雕”酒器陈列与厅旁,颇有做大做强的意味。而作为黄酒品牌的各类黄酒,纷扰了我们的眼睛。
招待我们的是姜总。一边栏杆水榭,一边觥筹交错。此情此景,还得微醺最妙。这个季节,温一壶“古越龙山”,友至觞酌,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古越龙山荡酒香,
千杯入肚不扶墙。
绍兴佳酿名天下,
掉进酒缸意气扬。
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童超贵先生,即兴赋诗一首作兴。席间,菜品上心,吴越古风,不吝埋汰。
离别之际,姜总送上十年老酿,情真意切,不予言表。
第二站,诸暨。海鲜宫是诸暨餐饮会长店。入夜,一进大厅,灯火通明,开放式的活鲜食材一览无余,鱼虾蟹鳖,品种多,样式也颇为齐全。众人流连拍照,饶有兴致。
见一边铺里的盐焗鸡,手撕肉香,勾人舌味。冷盘拼叠,精致有型。
一进门厅,豁然惊艳。偌大的厅堂,欢迎桐庐美食大咖的大屏,五张大桌,主席居中,四席分展,极为张扬。足见诸暨餐饮界的大气格调与热情气场。
而桌上早已摆盘的冷碟,又一次惊艳了客人的目光。
三菜一樽的摆式。小片羊肉,积木迭起,一枚苋叶忽悠其上。糯藕跃层,冒一尖芽,透一抹清甜。四片三层素包,紫叶舔味。
另有秋葵顶红,七枚樱桃香芋,豆腐花魅,鸭舌绕荤,莴苣片脆,沙拉甜点,一摆盘,尽显品相与舌尖芳华。
于是,大家对这桌菜开始有了期待。
上菜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尝马上没舌尖。“尽显一桌好菜品相与魅力,颇具艺术品鉴。”桐庐“一桌好菜”研究院院长周保儿老师如是点赞道。诸暨餐饮的用心与创新,足见一斑。有图有真相,不妨一观。
“谢谢季总,我们喝完。”随着吴土荣会长起头的齐整行酒令,一饮而尽成了主宾席间不约而同的心意。对菜品的由衷赞赏,与对主人的由衷感谢,成了这次考察学习的一部分。
而“百县千碗”的“诸暨十碗”,也在“温堡姆”酒店客房的旅游推介里领略一二。
第三站,嵊州“江南宴”。
嵊州当然不止小吃出名,“江南宴”不失为当地“美食大咖”。来自桐庐的美食达人,亦是绕梁驻足,品鉴菜色良品,这边的招待,同样不同凡响。
一桌好菜,嵊州味道。盛情款待,一杯“豁”了。席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双方交杯嬉兮,不胜欢喜。童老师亦即兴赋诗一首贺之。
题江南宴
嵊州餐饮数江南,①
黄酒农家味正酣。
名菜纷呈高大上,
觥筹交错众人欢。
①江南,这里指江南宴。
第四站,传说中的“浦江金牌农家乐”。桐庐,浦江,隔壁邻居,免不了情深义重。
村边稻田已收割,黄昏中的浦江农家分外沉静和温婉。
照例是高规格接待。门厅前的西瓜正好接风洗尘,里边桌上的当地柚橘让客人尝鲜,当然还少不了香榧、瓜子、香蕉之类,随客挑着吃。
我们拜访的主人是中国烹饪大师、浦江农家乐协会会长蒋国成先生。身材高大的蒋先生低调内敛,酒量也好。不过除了主桌有半壶“豁了”的兄弟干劲,完全没有主客剑拔弩张的“拼酒”气氛。这倒好,毕竟,邻居知根知底,不用客套。而且绍兴之行,已然兜底酣畅。
远方,是家。尽地主之谊的浦江,在夜色,渐渐远去。而两天的诸多感谢,在彼此的内心中始终徜徉,也真心期待餐饮协会的下次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