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上学时,老师在课堂上教导我们:1+1=2。我提问,为何1+1会=2,为何“1”会读作“1”而不会其他?老师皱起眉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钻牛角尖?”然后哄堂大笑;
步入职场后,我纠结为什么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被建议“不要太去钻牛角尖了”。然后是一阵我的疑惑不解。
1.“钻牛角尖”就是“死磕到底”坚持不放弃?
活了20年,经常被形容爱“钻牛角尖”,我一直的认知,即“钻牛角尖”就是“偏执”“顽固”的意思,不觉得这些词是褒义词,所以每每被“钻牛角尖”形容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反驳。
直到最近再次被形容钻牛角尖,脑子突然像开了光一样,想去追究为什么会被这么形容,一直以来的认知告诉我:想寻求事物原因,首先你得对事物本身有个明确的认知,无论什么事都一样。
我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钻牛角尖。
有一个英语学习道路上同行的小伙伴,和我说她现在所在的公司,有一个同事,在公司一干就是17年,平时每件事都要求一丝不苟、喜欢追根到底,这就是“爱钻牛角尖”的表现;
我朋友的一个阿姨,孩子都初中了,为了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业,报了各种线上线下补习班在学习英语,每天上班顾家的时间都不够,硬是挤都要挤出时间来学习,这就是太爱钻牛角尖吧?
真的是这样吗?仅仅是这样吗?我抱着一丝不确定的态度,去请教了以前指出我“钻牛角尖”的一些人,以及借助网络的力量查询了相关问题,得到了一个定义:爱“钻牛角尖”就是指一个人一根筋,遇事不灵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事和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记得我刚自学英语时表姐问过我有没有给自己取过英文名字,我揣着满满的骄傲和窃喜地讲出了自己取的自我感觉特好听的英文名字“Aquely”,读作兒奎黎。
并没有得到表姐想象中的惊赞和许可,相反她一脸不赞许,“英文名字本来取来就是方便别人好记好叫的,你这个怎么叫别人都不知道,改一个常用的吧。”
我当时就是立马解释了,表示自己就是想要独特好听的名字,这个英语名字写出来也好看,自己喜欢,所以不会改的。
结果自然是这个名字没有在任何场合被任何人记住,还给表姐留下一句“真爱钻牛角尖”,外加一脸无奈的表情。
结合过往的种种和定义,理解下来,形容我爱“钻牛角尖”也是很贴切了。
回到上文对“钻牛角尖”的思考,我不认识我那个小伙伴所说的同事,不知道“一干就是17年”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还是机械性的重复,但是“追根到底",倒是有些像会提问“为什么1+1=2”的我。至于朋友的那个阿姨,可能因为我自己也是在成年后重新学习英语知道“半路杀入”的艰难,也可能是因为明明“阿姨”自己忙得应接不暇可为了更好地辅导孩子还是逼自己苦苦学习的那份了不起的爱,所以只有满满的钦佩。这不是“不懂变通”的"钻牛角尖“,这是找到一个目标,死磕到底坚持不放弃!只要目标明确、方法有效、刻意练习,相信这位阿姨一定可以达到她“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目标,而且她也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任何问题都有双面性,当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去探寻和解决一个问题时,或许在别人看来是过于“钻牛角尖”,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对一个目标死磕到底。
有着“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光明之父爱迪生,本着“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的目标,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包括他的助手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甚至该领域的著名专家都评论爱迪生的做法“毫无意义”,可他从来没放弃过思考、实验、总结,因为目标给他的力量,足以抵抗现有无数的打击和灰暗。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试用了无数种材料,实验了无数次,终于完成了他最初的目标!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过程又何尝不是钻牛角尖呢?只是因为他的明确目标和严谨行动,让他的钻牛角尖变得有了意义。
像这种钻牛角尖的案例,比比皆是。古代的张衡蔡伦祖冲之,近代的牛顿霍金伽利略,无论哪个时代总有无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他们的成果往往都是因为有方向有目标,然后钻牛角尖钻出来的。
2.没有明确目标和正确方向的钻牛角尖,往往只有一个结果
“一根筋”思维是什么概念?
“一根筋”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词,不能皂白不分一刀切地下定论。“一根筋”思维有时会让我们做出坏事,有时也能成就好事。因为循规蹈矩、执迷不悟而错过成功的机会所造成最终的失败,在失败之后不去反思总结只会怨天尤人、啧有烦言就是坏事;用“一根筋”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死磕到底一条道跑到黑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是好事。
“一根筋”思维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要么达到目标,要么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只有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思考问题,才能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往往导致南辕北辙。
在上海出差的最后一次聚餐。 马上就要连夜回深,领导突然问起我一直在跟的一位欠款客户的货款情况。因为出差一直在忙,暂且把要追款的事放下了,只跟到上上周追款时客户表示上周付清。于是我如实表达,并问公司有没有收到这个货款。
领导语气有些生硬地说并不是他负责公司财务,所以不知情。而后我直接不思假索地追问,这个款是不是要和公司财务部确认。
他有丝不耐烦地说现在是下班时间,财务部没有人帮我去查。
我开始心急解释自己只是想知道收款这个事是不是要和财务部确认。就这样反复强调几轮最后他丢下句:我发现你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钻牛角尖!
最可怕的是像上文中的我,明明只是想解释清楚,却因为表达不清晰给不了对方明确的信息,成了只过于“钻牛角尖”,提问却不值一哂。所以,没有明确目标和正确方向,你的钻牛角尖,可能毫无意义。
郑人买覆的故事我们初中就学过,难道尺寸不是从脚上量出来的吗?一味地只相信尺寸,不结合实际情况,恐怕这样的钻牛角尖也是极品之人,不敢苟同。那些只管教条,不考虑实际情况、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的人通将一事无成。
方向对了,坚持才有意义,目标才可能实现,而一味的一根筋思维,不懂变通,也只有可怜的坚持能慰藉自己那未能达成的目标罢了。死磕到底是“跳一跳就可以看得更远”的坚持到底,太过于钻牛角尖只是一种不会灵活处事的“一根筋”。
有结果不仅仅在于你是否勤劳坚持,更多的在于你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坚持、努力、执着,从来都是褒义词,每个成功的人也一定不会缺乏这些美好的品质。所以,你现在要做的,是让你的“钻牛角尖”变得有结果!
3.如何才能让你的“钻牛角尖”,变得有意义?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
无论手头上事有多少,都可以按照事物本身轻急缓重,做到井井有条、一丝不紊;
无论什么突发情况,都会不慌不忙去分析去解决,做到处变不惊,镇定自若。
抱怨、吐槽这些字眼从来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身上,
仿佛周身自带光芒,在任何场合都如鱼得水、处若泰然。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目标明确,死磕到底。
听过一个小故事: 两个苍蝇,想要吃窗台上的蛋糕,撞到了透明玻璃上,苍蝇a想要穿过去,一次又一次的撞着玻璃,路过的苍蝇啧啧称赞,夸赞它的坚持不懈,而苍蝇b绕到门边,从门缝里钻进去,吃到了蛋糕。
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目标实现的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走到死胡同还坚持,只能称之为迂腐。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时期的守旧派,守着所谓的“老祖宗的规矩”,只会让维新派举步维艰。
那如何让我们的“钻牛角尖”变成“跳一跳就可以看地更远”的“死磕到底”呢?
01.了解事物的本身
①观察:这是无论在任何场景,都要做到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学会去观察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正在发生的每一件事;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活在自己的感观和世界里。
②分析:只会观察远远不够,你还得去深度思考。美籍匈利牙数学家波利亚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探究下去,从而帮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但是这里的探究,是向自己发问,不是毫无关联的问题想到哪就问哪,不是只问一个问题就结束,而是一个关联延伸到另一个问题持续地问下去。然后去思考“为什么?”可以尝试着把所有问题用纸笔列出来,相信我,列出来后,你会惊喜的。
③推理:按照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内心的感受以及事物的表象用最快的时间做出自一系列的推理。将前一个分析推理的结论作为后一个推理的前提,一步一步地推导,直到把需要的结论推出来。虽然不可能所有的事物都靠推理,推理也不一定准确无误,但学会推理是在当今世纪生存的一个必备技能。
④求证:求证就是一个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找寻答案的方法很多种,记住:百度、360能解决的,最好不要去问别人;而百度、360都不能解决的,问了别人也没用。如果真的要向别人请教,请带上谦卑的心、思考过的问题、会察言观色的眼和会分析决判的脑子!
0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①情绪记录表:画上一个月30个空格,按当天心情涂上颜色,一个心情一种颜色,给自己生活加上仪式感,给自己一个反馈和鼓励,本人用这个“工具”一个月了,看着一个坚持了多天的明艳颜色,就舍不得难过迷茫,我永远记得那种感觉,在上海出差时,因为工作太累,胸口特疼每一个呼吸间都感觉自己随时要猝死,内心却无比平静明确,继续认真工作。然后当天晚上,在自己的情绪记录表上,画上一个明艳的颜色。
②主动学习、刻意练习,听听前辈的建议少错几步:一直觉得活在当今时代特别幸运,前辈把他们的宝贵经验以书籍、课程等各种方式直接总结给了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做的,只是分析、反思、改善、坚持。
找到一个目标,死磕到底!
你是新世纪新时代的人类,你该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愿你早日成为在任何场合里都能独当一面、自带光芒的人。
愿你以后的人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