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十点读书》,被那文章所雷倒。文章的标题是《四十岁之前谈岁月静好,都是耍流氓》。
作者的观点很犀利,说所谓的节俭,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字经济——穷,三个字哲学——买不起。一个人没有享受过奢华的生活,就无权对别人的奢靡说三道四。在四十岁之前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并用“淡泊随意”安慰自己,就是对生活耍流氓。只有尝尽奢华之后才有选择粗布荆衣的权利。
我把这篇文章的观点与朋友分享,朋友先是捂嘴偷笑,继而一脸凝重陷入沉思。半天之后,她忽然问我:“难道我这几十年一直在对生活耍流氓吗?”
朋友是一个随性的女子,崇尚的生活宗旨便是随性自由,顺其自然。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不高,却也能够温饱。老公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如今金钱至上,好多同事都有了第二职业,她也曾经纠结过,但一想到兼顾第二职业便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失去悠闲自在的生活,她便打了退堂鼓。
后来孩子渐渐长大,既要上兴趣特长班,又要上文化辅导班。父母日趋衰老,经常生病,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日子于是捉襟见肘起来。她总在问自己,让孩子和老人跟着自己一起受委屈,这是不是一种不道德。“今天我才知道,这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甚至是在耍流氓!”她幽幽的说。
细细想来,生活真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东晋陶渊明,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当,非得“种豆南山下”。想必他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他的老婆正在一旁因无米下锅而做河东狮吼吧。倘若他知道后人因他放弃奋斗辞官归隐而给他扣上一顶“对生活耍流氓”的帽子,他又会作何感想呢?
诚然,一切美好都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但人不是仅仅为了物质而活着的,更何况人对物质的欲望是永不满足的,倘若因此而“奋斗不已”,那就只能把自己变成一只陀螺,毁坏之时才是停下之日。
奋斗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倘若打着奋斗的旗号陷入物质的深渊让自己的灵魂坠入谷底,那才是真正的对自己耍流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