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文人说:“柳有万种风情”,如果到沈阳万柳塘观柳,一定会感到这句话是多么的俏皮而贴切。
万柳塘,乃是浑河故道遗留下来的湿地,万柳塘因此处柳树种类和数量的众多而得名。我家恰好与万柳塘为邻,一年四季经常到这里散步,有幸目睹芳柳的千姿百态。
春寒时节,大地还是一片灰色,柳树就悄悄地吐出翠绿的芽苞,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难怪唐代大诗人杜甫对柳树情有独钟,写下了咏柳佳句:“侵陵雪色还萱草,泄漏春光有柳条。”
四月之初,柳树犹像“女大十八变”,几天功夫便由嫩黄染成翠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此时的柳丝纤柔轻盈,婀娜多姿,“芙蓉如面柳如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柳眉”“柳腰”的俏丽之姿、优雅之态,令人倾倒。
夏日的万柳塘,“夹道浓荫直到城”,是清凉避暑的好去处。柳树枝叶繁冗,雍容华贵,“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半烟半雨溪桥上,柳色或明或暗,仪态万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儿女情长,多美的意境!
晚秋的时候,风一吹,柳叶纷纷飘落,就像天女散花,洒向地面一片碎黄。万柳塘的水面宽阔,蓝天白云,柳树稀疏后,雀巢若隐若现,“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
冬天,冰封湖面,岸边的雪地上留下简约的柳树枝干,这时的万柳塘,尤同一幅水墨画。若是无风飘雪,雪花挂落枝头,那便是:“昔日迷醉柳美人, 眼前因爱白发苍。”
万柳塘,出了盛京老城的大南门,往东南行走几百米便是。这里的柳树成荫还有故事传说。
据传,努尔哈赤定都沈阳时,万柳塘岸边还是一片荒地。这附近住着一户财主,雇了一个叫小栓子的长工。
一天,小栓子在院里的墙旮旯找到一个破石槽子,他便把它拿来喂猪用。他惊奇地发现只要放在这个石槽里的东西就会拿也拿不完,到年底,小栓子管财主要此石槽子顶工钱,财主一看这破槽子根本不值钱,便高兴地答应了。
小栓子扛石槽子到水边时,扛不动了,想找老家的人过来帮忙。临走时,他把石槽埋好掐了一根柳条插在上面做个记号。等小栓子返回这个地方时,这地方却长满了成千上万棵柳树。当地百姓就管这个地方叫“万柳塘”了。
虽然这只是一则传说,但从侧面也可以说明,在清初的时候,万柳塘这里,就已经是柳浪成荫了,一派盛夏之中的好景致,要不“柳塘避暑”怎么就成了盛京八景之一了呢?
其实,历史上万柳塘的位置是存在争议的。看奉天老地图,标注的万柳塘是在小南边门的正南方,大概位于现在南运河的文艺园。当然,这里的运河与现在的万柳塘是同一水系,而且之间距离不算太远。我认为古今标注不一致,也不算矛盾,过去方城之外都是田野,据史料记载,过去沈阳城里城外的柳树特别多,以小沈水沿岸为甚,把有“塘”有“柳”的这一带都称之为“万柳塘”是有可能的。
万柳塘在建国前并不是公园,1953年,沈阳市政府对南运河进行清理并将挖河泥沙在此堆成假山,形成万柳塘公园雏形,1984年,市政府再次对南运河改造,扩大了万柳塘的水面积并设大门立围栅建柳塘十景,并正式命名万柳塘公园。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童年常在柳树下玩耍。最有趣的当属两件事:其一,是用柳条编成“伪装帽”,学当侦察兵;其二,用柳枝做“柳笛”,自得其乐。
现在身居闹市,仍然有万柳相伴,真是难得的幸福。每有闲暇,我就喜欢来万柳塘散步,细细品味柳树那万种风情。
附:万柳塘公园随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