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站和它的"绿皮车"

因为深圳和老家的距离不算远,两端的火车站也不方便,所以大客车成了我记忆最深的交通工具。不过我第一次的火车处女行却依然是献给了梅州—罗湖的快车,而且那次纯粹是为了体验一把火车的感觉。

给我比较深刻印象的火车站,除了2014年砍杀事件后就去坐过火车的昆明火车站,就是我没有坐过火车而去送过三次人的深圳西站。

深圳西站坐落在南山与前海新区中间,是曾经的咽喉铁路,前者中国硅谷,GDP和房价国内前列,后者即将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示范性金融区。但是西站的现状破旧,相当于一个小县级市的车站容貌(这里没有歧视),这一点也不夸张,你可以脑补或者亲自去验证一下。

网络图

西站没有动车和高铁,不过承担着重要的货运和客运路线,也还没有能直接代替这个路段的长途列车站,一直维持着现状。2012年东站开通后,已弱化了其旅客交通的作用,也因为用地问题,去年已经有新闻说要搬迁了,也就是又一个曾经非常重要而马上要告别历史舞台的时代记忆了。

西站仍然很多旅客

对于火车上的记忆,最深刻的,便是2014年穿越10个城市的旅行,火车、动车、高铁,一次过感受完毕。跟很多人的感受一致,依然是在铁皮车厢中感受,最容易被刻在脑子里。也一直有个遗憾,没有坐过真正的绿皮车,都是红灰车厢。

网络图

今天,在火车西站照例送人,我看到了绿皮车,K9060次列车。

K9060次列车,深圳西到湖南怀化,每一次接触,都很多旅客。这也是无数湖南来深打拼者的烙印。也有我和姑凉的一些记忆。前两次来,车厢都是灰红车厢,这次居然两种不同涂装的车厢拼接在一起,其中有几节是绿皮车厢。

K9060

那个心中惊喜啊,同时也有些疑惑,因为今年1月份西站的传统绿皮车已开出了最后一趟,退出历史舞台。不过还是以为老一代的绿皮车厢改造的,这下要了个心愿了,心理就差没想要不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五一旅行了。

不过还好我没那么冲动,可能真的是老了。

姑凉坐的车厢不是绿皮,送完下来列车马上要启动,没机会上绿皮车厢看个究竟。找了个站台服务人员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新绿皮车,还有一个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称呼“高阻绿”,问这个名字的意思,服务人员还笑笑,你去百度吧。那一笑,还真有点诡异。

出站后找了下度娘,才知道这绿皮车原来还有点故事,刚看到的绿皮车,是新涂装的绿皮车。

上老绿皮,下高阻绿皮,网络图

新绿皮车是2014年开始换上的新涂装,颜色其实有区别,内部也都是空调车厢,不是绿皮车时代的低配车厢。而推动这个换装的领导正是铁道公司老总盛高祖,曾因为高铁降速等一系列的举措被网民称为“高阻”——高铁发展阻碍者。

后又因盛高祖推动的铁路换装政策,网民质疑其浪费资源(赞,要情怀也要实在),然后把这种新的绿装成为“高阻绿”。那时我也终于理解站台人员诡异的笑了,难怪他不太想说。


火车西站要退出历史了,那已经不合时代需求的绿皮车厢,终究也要一步步退役,告别。还在其他地区服役的少数绿皮车,何时能遇到,一了我的心愿呢?

理性上完全接受新旧交替,只是,记忆就是记忆,只在记忆里才存在,有那么一点伤怀。

一张2014年昆明火车站出发前的站台照片,此时又有一层新的感受。

五一假期,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一起告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与烦恼,放松身心,找回正能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的女儿喜欢旅游,前段时间,疯丫头又去了漠河,在微信圈里晒照片,其中一张就是在漠河车站拍的,雪后的车站显得...
    静默草原阅读 4,683评论 1 10
  • 也许我是一无是处,但我也是世上唯一的;也许我是散漫的人,但就是因为我的散漫才有我的性格;所以我不需要去羡慕别人,我...
    七秒游艺阅读 1,651评论 0 1
  • 1 大学有个成绩优异的学姐,临近毕业时被分到教授身边实习,重用她的导员语重心长的说,教授会给她莫大的帮助的。她答应...
    芊芊子轩阅读 3,038评论 3 2
  • 雪球小阅读 1,111评论 0 1
  • 《浮城谜事》是我接触娄烨的第一部电影,距离上映期2012年已经过去四年,时间有点久了,作为一个电影看得不是特别多的...
    硕歆阅读 3,0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