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与关照

佛法悟道学习第三天

01吃饭时的五种观想吃出幸福健康人生

我们常强调要健康饮食,除了均衡的营养搭配、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水知道答案》一书提供的实验,我们的心念能够影响食物在我们体内的效果。

所以吃饭时,你在想什么很重要。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存有五种观想: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

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

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02星云大师谈“关照”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

凡今日的社会人士,不管士农工商、政经名流,甚至演艺人员等,如果能够懂得“观照”,在生活中必有帮助。

“观照”什么呢?

第一:观照我与他人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负于他人?

第二:观照我与物质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浪费物资?

第三:观照我与金钱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无理聚敛?

第四:观照我与情爱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滥用感情?

第五:观照我与社会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与社会互动?

第六:观照我与自心的关系;自问我是否做到心地清净?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看到表面,看不到内心。

由于自他的“观照”不够,无法明白真相,因此产生烦恼。

假如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明白我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自我健全。

《般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因为懂得“观照”,才能成为“自在”菩萨;因为“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观无量寿经》又名《十六观经》,例如观日、观月、观水、观地等;

如果对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都能在内心里有安放的地位,内心自然就会与外境调和、本体和现象一致,如此“观照”,又何能不离苦得乐?

佛陀说教,要“观照”众生的根机,才能观机逗教;

医生要观察患者的病症,才能对症下药;

农夫要观看天时气候,才能适时播种;

父母要求子女,也要明白子女的根性,才能给予适当的教育。

所谓观照,才能彼此和谐;所谓观照,才能彼此相应;所谓观照,才能如鱼得水;所谓观照,吾人才能得道。

经商的人,要做市场调查,这就是观照;建筑大楼,要对土地环境了解,这就是观照;从政的人,苦思解决民间社会的问题,这都是观照。

会观照的人,能够探测因缘的关系;能观照的人,能够深入了解事相的内容。

禅者观心,心中有佛;净人念佛,佛在心中。

心中有佛,佛在心中,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了朝三暮四这篇齐物论,我突然发现为什么周围的人总说累了。她们并不是解决事情累,而是东想西想,瞎琢磨累。然后想...
    Emma1985阅读 1,670评论 0 1
  • 作者:查斯特菲尔德 1.玩的时候使劲玩 玩乐对人是很有意义的,人们在玩乐中摒弃了虚伪和做作,展现着真实的自己,因此...
    你本端庄阅读 1,449评论 0 1
  • 没分为三种组合 1、高清的镜头 2、必须懂画的人 3、带动一个群体
    影子陪伴灵魂阅读 1,235评论 0 0
  • 王兰_hope阅读 847评论 0 0
  • “不如从头开始” 对黎耀辉来说是最有杀伤力的一句话 何宝荣说 “在一起的日子很好闷,不如大家分开一下” 就抛下黎耀...
    一往而情深_阅读 3,8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