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梦醒,整个人不在状态。忽地发现妹子带回了一个尤克里里,便央求她给我弹一首。
她从开始的不乐意,变得越弹越有兴致。也忘了她弹了什么歌,只觉得透过尤克里里的回音板传出来的声音感觉从耳膜钻进了大脑。音符产生的共鸣触动了大脑的神经,感觉每一根脑神经都被拨动,还能触动回音。
妹子一首首地试,用时不过十分钟,就把好几首歌弹奏完。我的大脑也从混沌中慢慢转醒。我一直理解不了副歌和去掉歌词后的纯背景音乐。我尝试从妹子的弹奏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音符。也只有最后一首《隐形的翅膀》能听出一两个音符,接着脑海里一直回旋着这首歌的旋律。
妹子不自信,说弹得不熟练。
我说,是不熟练,可你竟然开口唱歌了,这个比起你以前算是一种飞跃了。
妹子得意地说,学尤克里里带来的好处是能自己掌握节奏,逼着自己去唱出来。
我笑着说,我也想学了。
看着这个缩小版的吉他,我忽然就想起了在鼓浪屿上的钢琴博物馆。在钢琴博物馆里展出了上百台的钢琴。它收藏最早的钢琴是18世纪的,直至现代的。我跟妹子讨论钢琴发音的部分。记得在钢琴博物馆里,解说员曾给我们参观的游客介绍过,钢琴之所以能发出如此美好的声音,完全是依靠那块板。它回音的板质量如何决定共鸣的质量如何。帅气的解说帅气地拍打了展示台的回音板,优美的回声瞬间产生共鸣。听觉瞬间圆满了,自耳梢至整间展厅都回响着动听的声音。
在了解钢琴之前,我只是爱上钢琴的声音。但在钢琴博物馆了解钢琴后,我才讶异钢琴的美好竟在木头上。而同样是木头,做出来的木块,有的只能在脚下踩着,有的就合理利用成为了乐器,为听众带来至美妙的听觉。
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同样是木头,但却拥有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