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中的灯下黑现象:“对”不等于“奇”,“贵”不一定“奇”!


“贵”的一定是“奇”的吗?


在商业世界里,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

比如某知名咨询机构,为某企业提供营销管理的顶层设计,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以后,给出了一套价值千万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个解决方案在多数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奇点,似乎作为普通人的你我他也能做。

甚至如果老板不够专业,也会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花了上千万资金,买了套路人都能做的方案。


这就像某个故事:

有架飞机出故障了,航空公司的内部工程师都找不出问题,于是老板只好花了上百万美金,请业内最顶级的外脑专家来诊断。

这位专家绕着飞机走了一圈,然后在机身上某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个圈,说问题就出在这里面,经过排查果然如此。

于是公司工程师很不服气,都说用粉笔画个圈谁不会啊,凭什么画个圈就要收费百万啊?

然后老板笑着说,画个圈当然容易,问题是你们知道该画在哪里吗?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某种商业现象:

人性觉得贵的东西,就应该是新奇特的,尤其当你购买的是知识与智慧,但事实上并不尽然。

比如对于前面的专业咨询机构来说:出一套新奇特的方案,对他们来说反倒容易;要出一套返璞归真的方案,其实更加艰难,还要冒着被甲方误会的风险,但这反而才是专业与敬业。

所以选择正确而非奇特,不容易被理解,这反而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


“显而易见”的威力与意义:

很多企业之所以出现问题,在于人性认为更好的东西,一定是新的奇的特别的。所以常常为了解决问题,去制造了新的问题,于是产生了问题的套娃效应。

而好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回到常识回到根源,回到本质来解决问题。而这个本质往往都是很简单的,一定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甚至显而易见的感觉,所以你会觉得这个解决方案你也能做。但真的是这样?

所以有趣的问题在于:既然是如此一套显而易见的方案,为什么你就是没想到呢?这是因为我们都习惯于在外围去找答案,所以反而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远。这就像你拿着粉笔去到处画圈,却忘了问题可能就在你取粉笔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信息过载还推陈出新的时代,越正常的东西,反而是越奇特的!这也算是商业中的奇正辩证法吧!


愚钝,比聪明更难!


世间事就是这样:

人人都追求聪明,人人都害怕愚钝,所以愚钝其实比聪明更难。

甚至于越聪明的人,越容易忽略眼皮底下的显而易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灯下黑。

所以有时候学会愚钝,反而才能跳出灯下黑。不是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