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举证责任常用于狡辩,而狡辩是特别令人不舒服的。因此阅读本章时,我常有情绪上的波动,仿佛有人在跟我狡辩。
本章对我有些难度,所以阅读+思考的时间比较久。
中心论点:谁主张,谁举证。
1.引入的谬论例子一:不能证明它有坏处,它就是有好处的。
甲:我要。。。
乙: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甲: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乙:。。
甲:那就这么定了!
(其实甲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甲的眼里,乙的“哑口无言”就是甲的胜利。)
分析:
(1)前提:一件事好坏各有若干。左边右边相对独立,“你能证明坏处,或是不能,与好处无关”。
---左边-----||++++++右边+++++++++
---好处-----||++++++坏处+++++++++
---甲的责任---||++++++乙的责任+++++
(2)谁主张,谁举证。甲主张XXX,举证好处责任在甲。乙无法证明XXX的坏处,则甲不能依据此来构建论点。
2.引入的谬论例子二: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甲: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乙:...扯淡,我还真没有见过活过200岁以上的!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
分析:
(1)谁主张,谁举证。
- “有人能活200岁以上”是甲的主张,举证责任在甲。
- 乙无法证明“没有人能活200岁以上”,甲不能以此为论据来构建论点。
(2)“若没有反例,则原论点成立”的分析。
若想通过此种方式证明,举证责任在原论点的提出人。也是一、二例子中的甲。
3.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并非总是对称的。
- 其中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
- 另外一方则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Benifet of assumption.
4.当一方拒绝承担举证责任时,讨论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
(1)坏的例子:提出一个观点,要求对方进行反证。
(2)背后的逻辑: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
(3)这是一种诉诸无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的逻辑谬误。例子:看不见的龙
A:那边有一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龙。
B:你怎么证明那条龙存在?
A:你又怎么证明那条龙不存在?
B:我没有办法证明。
A:既然你无法证明,那么那条龙就是存在的。
5.证明“否定论断”难于“肯定论断”
(1)例子,欠我10万元吗?
肯定论断 X:A 欠 B 10 万元
否定论断 Y:A 没欠 B 10 万元
(2)分析:证明 X 只需要“欠条”之类的证据。Y:看起来不言自明,实际的证明过程却有“无中生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