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017-安尼-《把时间当作朋友》第5章思考
Step1:5.举证责任
也许你曾遇到过这类对话——
甲:我要……
乙:那么做有什么好处?
甲: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乙:……
甲:那就这么定了!
(甲究竟要做什么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甲的眼里,乙“哑口无言”就是甲的胜利。)
另一个本质上一样的例子是——
甲: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乙:……扯淡,我还真没见过活过200岁的!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
(不要误解,这确实是发生在21世纪的对话。)
这两个例子的共通之处在哪里呢?
在第一个例子中,甲声称要做某事,那么,“证明那么做是有好处的”这个责任应该由甲来承担,而不是由乙去“证明那么做有什么坏处”,或者“证明那么做确实一点坏处都没有”。即便乙真的证明了“那么做确实一点坏处都没有”,也并不能证明“那么做真的有什么具体的好处”。
在第二个例子中,乙反驳的是甲声称的“有人能活200岁以上”,而“乙不能证明地球上绝对没有活过200岁以上的人”本身,并不能反过来证明“有人能活200岁以上”。“找出一个超过200岁的人”,是甲的责任,而不是乙的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Step 2:在看到这两个举例的时候,熟悉到不行。在看到后面的分析时,尤其是”谁主张谁举证“这句话,有种我怎么没有想到的感叹!之前很多次的类似对话都有这样的思考上的”误入歧途“。导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没有有效的商讨结果,甚至不欢而散的局面。
这是说话的基本技巧,不应该叫技巧,应该是基本原则吧!好好谈话就是要平心静气,坦诚朴实,不应偷换概念,混淆责任。朋友亲人之间若是这样就是抬扛了,明显不想好好说话。而且若是习惯了这种逃避式的找茬谈话形式,正确而深入的思考会被忽视甚至懒于做这样的思考。
Step 3:由于注重思考的品质和方向,说话之前,写感想之前都是较之前慎重和认真了许多。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况或者即便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其他谈话之中也可以遵循此原则:坦诚平实的思考和交流,不要做没有意义徒增困扰的”责任混淆“,玩这种概念游戏不仅浪费时间,得不到想要的话题结论,弄不好很有可能伤及谈话者的感情。以后也不会有兴致来找你说话了。
粗暴总结一下:好好说话,说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