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孩子出问题了,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一个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被管制过度了。
002 家长事无巨细的管制,并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自觉性,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凡事拖拉和磨蹭,没有监督和催促就做不成事情。因为管制太多,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没有机会成长,会慢慢萎缩掉。
003 天才不容易出现,不是天才太少,而是因为天才太容易被扼杀。
004 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005 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是因为老师讲课不吸引人,或是讲的内容对他来说太简单了,他只需要用少量的注意力就能学会。在不影响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不要去管他,也可以允许他看小说。
006 现在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也普遍增强,但教育水平却不见得同步增长。
不少高学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业或心理方面反而不如意,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很强,破坏力也很大。
007 文化程度偏高的父母,如果对教育的认识不清晰,却又自以为是,就会有意无意地设计孩子的未来,以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来规划和控制孩子的人生。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沦于平庸。
008 在家庭教育中,严厉、专横不可取。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不触碰道德和安全的底线,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
009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是在玩耍中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剥夺了儿童童年的乐趣,更是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010 如果教育不能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
011 网络游戏跟其他游戏一样,它只是一种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而且不一定需要约人的娱乐方式和社交途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可以得到激发,因为游戏中随时需要做出分析和判断。至于说游戏中有暴力和色情,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游戏,就好比食物有健康食物和垃圾食物,我们不可能为了避免垃圾食物而拒绝一切食物。
012 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二是游戏过程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三是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
013 事实上,真正令人纠结的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有用原则和功利原则。
014 在宽松的环境下,孩子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焦能量用于自我成长。
015 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016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避免用琐碎的规矩束缚孩子,和纵容孩子做坏事,是两码事。
017 孩子成长得好或坏,不在家境的优越或贫寒,也不在父母提供的物质优越与否,而在于父母在精神上的给予是否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