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4 步教你如何尊重的表达?
学有所获:
1、沟通核心是思维方式,了解了沟通的本质,才能更快的改变说话的方式。
学习说话的其他的课程也挺多,平时说话的机会也不少,但是并不能真正的把话说好,归根结底不是技术技巧知识的问题,而是因为思维模式,为什么对方的不同意见会让人觉得冒犯,为什么有人觉得是冒犯其他人并不觉得?这些都是得深入到心理学从本质上去探究,改变了思维模式,那么改变说话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的事罢了。
2、任何时候记住沟通的目的,然后再开启尊重的表达。
怎么开启尊重的表达呢?要学会长颈鹿的沟通方式。长颈鹿有什么特点:看的远,反应慢,心大。
那么长颈鹿的沟通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观察:我描述我所看到的和听到的。首先说事实,而不是说观点。给出不带评判的观察,也就是一个发生过的事。情绪没有给对方下结论,记住不要用:一直、总是、又、你一直,这样的词语一出现就是带着评判。这部分非常重要,需要不断练习。
第二感受:述说我的感受。为什么要诉说感受?因为没有诉说感受的话,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方也没法满足我的需求。这儿要分辨感受和想法的区别,不要加戏,诉说感受,而不要变成自己的想法。
第三需要:表达我的需要。因为需要什么,这是我的需要。
第四请求:我请求哪些预计可以满足我需求的东西。提出一个可以做的到的需求,说具体的请求,而不是指责,比如你请求你以后有点眼色好不好?这是评判,并不是可以做到的需求。
3、当对方说出很多感受的时候,要学会长颈鹿式的倾听。
观察:我猜你看到或听到。感受:我猜你的感受是什么?需要:我猜想你需要什么。请求:我猜测怎么做能够帮助你满足你的需求。
要学会区分感受和动作,加上被字去判断,被伤害,被抛弃,被冷落,这样的动作容易让人脱口就想反驳,哪有?而诉说感受,比如难过、开心、孤单,加上被字,怪怪的,被开心,被难过,被孤单,这样的词才是感受,会让人听起来比较柔软,不容易对抗~
学以致用
儿子3岁半,不愿意睡觉。
观察:儿子,妈妈之前建议你9点前睡觉,而你也同意了,但是前天、昨天和今天都是10点后猜睡觉的。
感受:我有些难过和失落。
需求: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也欢迎说出来,我们重新讨论,我们达成一致的建议。妈妈希望能被你采纳并付诸行动。
请求:我们能否坚持每天9点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