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一天的读书习惯养成活动当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做著作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从各个方面向老师们讲述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略有感悟分享给大家。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
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条。他教育学生要关心他人。他说“我认为对人漠不关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险的一种缺点。”他又说“我们内心中应当对人,对他身上的良好开端具有无限的信心。”我国的孟子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的。作为我们教师应该相信纯洁无瑕的学生,这种信念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每个孩子的天性是很纯洁的,都是要求上进的,都是可以教育的,只有有了这种信念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我们把这种信念概括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这是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学生的某些过失或者是在学习方面的某些不足,而产生了对学生的厌倦或者放弃的念头。其实这不是学生的过错,学生在对你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听懂的情况下遭受到了你的严厉批评或者厌恶。使学生的心理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让学生逐步讨厌这位教师,或者是讨厌这门学科,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以人为本,热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到的。教师要相信学生,首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是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说损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慎重的对待给学生的评价。如果我们把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面镜子拿来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出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二、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他说“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的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他说每个教师都应该想一想,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培养的就是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在人的和谐发展中,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精神生活,他认为我们要培养的人不只是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庸庸碌碌的人,而是要培养大学的人,就是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我们有些教师起早贪黑,辛辛苦苦的备课教学,但是脑子里想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眼睛盯着的是学生的分数,很少思考和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嗯,我们教师不只是让学生记住知识,而且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现在的教育受到升学压力越来越重,升学是重要的,是每个家长都期望的,但是如果从我国民族的长远利益来考虑,却又不是唯一的,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高尚精神境界的,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艺就在于揭开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他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注意培养他们的个性。他能够认真的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地培养学生养成这样的爱好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使自己能够有所展示内容的自信。使学生能够成为一名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有创造能力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确实应该向他学习。我们除了盯着学生的分数之外,还要想一想我们的学生还会做些什么。他们有哪些爱好特长,他们有哪些本领?我们应该怎样的去扶持这些学生,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健康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读了这本书是我在教育思想和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教育技术和方法上也有了很多的进步,希望大家都能够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