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14篇,关键词:精益,创业,婚姻,健身】
从理财竟然想到健身、婚姻,脑洞又开大了……
由书名《精益创业》,我想到了精益求精,“精益”表达了去粗取精,市场认可,提升效率等几层意思,“创业”让我想到了互联网行业,当然,可以扩大到“创新”所涵盖的范围。比起理财,这本书显然和创业更有关系,之所以去读这本书,倒不是想创业,而是因为报名参加了挖财社区(现已更名为“钱堂”)的读书活动,活动方提供阅读的几本书里就包含这本,而且听说这本书很不错。
接着往后看,我的想法得到了验证。作者最开始把这书叫做《新创业的经验与教训》,后来才提出了精益创业的理论,精益创业的方法来源于互联网行业,是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模式,但其背后的“客户验证”思想在大量非IT领域得到应用。
看完《精益创业》,再一次体验了外文译著的阅读感受,翻译过来的文字或多或少会让人感觉“别扭”、有点“晕”,讲真,读完这本书,脑海里只剩下“最小化可行产品”这个概念。我这辈子估计不会去创业,但是“最小化可行产品”仍然带给我人生非常重要的的三点启示。
坦然面对自己和对方的不完美
“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不完美的,很多年前MP3、MP4有的屏幕小、有的音质差、有的容量低。和现在的技术水平比起来,当时的功能太Low了,但是消费者Care吗?一点都不Care。作为厂家,你敢等这些问题都解决才投放市场?不敢,因为那样会错失赚钱机遇,电子产品更新迭代之快,是等不起的。
人生也是如此,比如说婚姻的选择。茫茫人海,你认识的异性很局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你选择的对象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最小可行化产品”。我们设定了人品好、孝敬父母、有上进心,然后就投入了感情,然后走入婚姻殿堂。可惜的是,很多家庭没能走到最后,这里的问题出在哪?我觉得,婚后的心态有问题:不承认对方的不完美,转而吹毛求疵是问题的根源。没有后期磨合、反馈、交心,又导致了问题的恶化。所以,我们应当学会用“最小化可行产品”的理念来指导爱情和婚姻,承认自己和对方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然后包容、交心、培养、引导对方,不断增进感情,就会在婚姻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幸福。这个过程,正如作者埃里克在书中提倡的:目标顾客——小范围实验——反馈修改——产品迭代——获得核心认知——高速增长,所以,反观自己的婚姻,你反馈修改了吗?你观念迭代了吗?
该做的,一刻都别耽误,赶紧去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天下人尽知,看完了《精益创业》,我发现实践还是检验愿景(书中提出的vision,大概就是“理想”的意思)的唯一标准。“愿景”不经过检验,就不知道是一个屌丝的操蛋想法,还是改变历史的伟大创意。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精益创业”的思想,应该是“别提你的愿景,赶紧用最快速、最低的成本找到市场需求”。
人生有多少梦想悬在空中没有落地?小时候大家不是想当宇航员吗?要当科学家吗?不说“愿景”,全世界有多少人想克制自己不刷手机、想摆脱熬夜的习惯、想戒烟、想减肥,真正行动起来的有多少?我觉得行动就是“最小化可行产品”。以跑步减肥为例,开始跑步就是“最小化可行产品”,然后我们再去改进:对照身体运动后的感受,再去调整、改进我们跑步的方法,比如跑步姿势、呼吸频率、跑鞋类型、跑步次数、单次距离,然后再结合饮食饮水来调节。慢慢地,我们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体重自然也就能下来,而且运动健身带来的好处就和理财一样,是一辈子的哟!
永远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书中提到在精益创业模式中,我们要重建“学习”的概念,作者将之称为“经证实的认知”,……成功地执行一项无意义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而经证实的认知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方法。第一次看到加粗的这句话我很震撼,这两年流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创业成功率极低,很多人都以失败告终。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想下海、兼职,发展副业,特别是互联网、微信普及了以后,很多人想通过微商创业。她们也发现了很多好产品,有的成本低效果好,有的附加值高,有的推广方案优……她们觉得接触到的这个产品天下第一好,别人一定喜欢,产品一定要大卖了,所以开始批量进货。至此,杯具马上就要产生。因为做生意要从市场需求出发,而不是主观臆断。你的目标客户是一个什么群体?你有这个人脉和资源吗?你怎么让她们喜欢你的产品?你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持续的价值?
就算是不做生意,交往中,我们仍然需要一切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才能获得别人的赞同。从这个角度看待夫妻吵架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吵架时双方都在指责对方、激怒对方,只顾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理由,而没有“换位思考”,所以,常常俞吵愈烈。这些道理我们都懂,真正自己遇上了,还是会吵,学了“最小化可行产品”这个理念后,下次遇上类似情况,你打算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