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冯丹丹,顾村实验
一、读题入文,激发兴趣
由选文出处入手,牵引到本节课要学的文章。
二、梳理内容,品读语言。
一)了解特点,品读语言
学生概括出维也纳森林自然景观特点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表达出这些特点的。
二)品析语言,梳理结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过渡句,梳理文章结构。
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关注表达方式。
三、深入分析,探究主旨
一)归纳概括人与自然。
维也纳人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
1看七八两段,看看人对森林的态度
颁布法令
爱惜草木,保护环境
1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爱护动物
1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文章有一句话表达了人和动物的关系,你找到了吗
第十节,还有更亲密的吗?
1这是你的看法,其他同学还有找到其他的吗?
第二段
1大家同意她的看法吗?请大家在这句下划两条横线
谁能说说相依相存互惠互助是什么意思?
互惠互存这两个词意思相近,放在一起更能说明它们的关系亲密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材料:我国森林法颁布于1984年。把这句话写在旁边,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七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及奥地利,不及他们早。
1从哪里可以看出长期使用呢?
100余年沿用至今,可以看出……
1你真的好会读书,还能联系上下文
可见坚持坚守对森林的保护。一个人坚持会成功,一个国家的国民都能有好习惯会怎样?
生:整个国家会很繁荣
1好习惯形成好的社会文化,反过来好的文化会反过来引导人们的言行。
因为维也纳人爱护草坪就像对待自己的地毯一样爱惜,那么就出出现怎样的场景?我们 一起读“一天黄昏”
6和9都在讲故事,他们的意图有何不同?能否删去呢?五人一组讨论。
生:6人与植物,是写5的调节气温。9是人与动物。
生:6写自然调节温度,9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遇到的对象很特殊,不是猫狗,而是孔雀,大家没有驱逐它。更能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齐读最后两段,这两段是什么句式?
反问句,在表达方式上是什么呢?
生:抒情,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人们对森林的深情。
1还有其他的认为吗?
生:议论,因为最后两段一般都是议论的……
1这里是抒情和议论的综合运用。这篇文章是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游记,有描写说明和记述
1什么是人和动物相处的深层内涵呢?
来没关系,我们来看看板书,
人与森林形成这种关系,仅仅是因为森林具有这些特点吗?不是,这是形成关系的外在条件,而人对森林的态度是内在条件。除了这两个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看看书我们还有什么没说?
社会文化,谁来分析下,社会文化有多重要?
生:如果社会没有养成良好的文化的话,没办法与森林相依相助互惠互存。
1文化在引导人们的行为,到今天都起着保护保持的作用。所以文章最重要的歌颂的是这种社会文化。这个文化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追求。齐读最后两段
生读
我们可以用更洪大的声音来表达这种呼唤吗?
评:
1、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回应各不相同,细致而具有鼓励性。
2、老师对文本非常熟悉,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拿书,没有ppt,板书顺畅,针对学生提到的文章内容引导熟练
3、从特点到关系到最后落脚到深层文化,思维路径层层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