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曾说过投资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估计很多人,刚听到这句话时,并不能明白其中深意。
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在第一次阅读“查理芒格,巴菲特”等相关书籍时,头痛的原因。因为这两位投资大师,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几十年投资经验的高度浓缩,极其精炼,一开始读起来懵懵懂懂也是正常的。
对于上面那句话,适合小白理财的入门书籍《富爸爸 穷爸爸》开篇也有类似的话,读起来就通俗易懂多了。
我的一个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另一个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这样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这两句话,一句是陈述句,另一句是疑问句。一句让你放弃,而另一句则促使你去想办法。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是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一名企业家,一位投资大师。当然他取得的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有这样一位“富爸爸”
带着他培养的“富人思维”。
而与“富人思维”相对的就是“穷人思维”。上面引用的这段话,就是对两种思维,极好的阐释。
“我可付不起!”在书中,是代表穷爸爸思维说出的话。
相信我们生活中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就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买不起一样物品,付不起房贷首付,追不到心仪的女孩儿等;他们第一时间会说“我做不到,我付不起,我……”。在他们看来,遇到困难要么可以解决,要么就无法解决。几乎不会再有第二种选择,也不会允许脑袋中蹦出第二种选择。
这部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愿意想办法,思维上习惯性懒惰,宁愿用更多体力,费很大周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甚至是忽略问题,逃避了事。
这种思维,在股市投资中也很常见,比如每天的股票价格,会围绕着它的本身价值,在不断震荡波动。而拥有“穷人思维”的股民,每次遇到波动下跌,就会想:“哎呀,怎么办啊,又跌了,我要不要跑路,我可不想再损失钱?”
更加讽刺的是,遇到波动上涨时,这部分股民又会再想:“哎呀,怎么办啊,涨了这么多了,我是不是要跑路,我可不想损失掉赚到的钱?”
仔细揣摩一下,你就会发现,拥有穷人思维的股民,一直都在想着“我不知道怎么办?涨也好,跌也好,都在犹豫要不要跑路?”
从来没有想过:“我来股市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赚到钱?,如何可以长久地赚到钱?”这样的话题。
这也就是我们开篇引用查理芒格的话,我们要去反着想,如何才可以赚到钱?而不是一直纠结要不要跑?我该怎么办?这样的怪圈里。
如果我们学会反着想,就会想办法去通过学习,了解基础的财务知识,收集好公司的财报,仔细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然后在低估的时候买入,在高估的时候卖出。期间遇到股价的波动,也不至于一直心神不宁,要么因为一时冲动卖飞了,要么就一直套在里面,不敢动弹。
这就是摆脱“穷人思维”的第一步,学会逆向思考,多想想我们如何做得到,我如何付得起,我们如何拿得住股票,如何获得更多的收益等等。
对于逆向思考,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到呢?毕竟这是有反人性弱点的一件事儿。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也给出了答案。
你最好改变一下观点,停止责备我,不要认为是我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是我的问题,你就会想改变我;如果你认为问题在你那儿,你就会改变自己,学习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应该改变。让我告诉你吧,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更容易。
正如上面我们说到的,“穷人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习惯性思维懒惰,喜欢放弃,喜欢逃避,这是人性的弱点。那我们就要学会逆向思考,培养“富人思维”,也就应该对症下药,学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懒惰,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克服弱点。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因为恐惧、贪婪这样的心理,不敢或者不情愿去改变自己,我们会下意识地抱怨环境,希望通过改变环境,或者改变别人,改变市场,来成全自己,让自己好“混”过去。
但是,我们内心里其实都知道,问题一直存在于我们身上,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无法改变这个市场。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专注于我所能控制的:我自己。如果事情必须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我自己。
这也是我在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
我们之所以会有恐惧,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未知的害怕。就是因为我们不懂,无知,所以才会不敢向前,那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克服无知,通过不断学习,深入探索,来提升自己的认知。
让无知,化为有知。恐惧也就不再是恐惧,而是前进的动力。
这就是“穷人思维”的对立面--- “富人思维”,即拥有逆向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