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还没有正式的开始我已经来到了互加这个平台,听着老师们给我分享她们的那些故事,看到她们的成长我特别的羡慕,我也期待着明天自己也能像她们一样那么的优秀。
今天的课程依然还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们给我们上课,今天给我们讲的是边玉芳博士。课程刚刚开始,老师就问我们什么是教育?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用问题来引起我们的思想,在讲这个部分的时候我非常的喜欢她说的关于教育的定义: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活动,这让我感触很深,教师本来就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那怎么做老师呢?我们要读懂孩子,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育人。之后老师再给我们分析了6-15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是需要我们老师督促来学习的,三到六年级是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了,在孩子到七到九年级的时候这个是孩子的青春期,他们有着不平衡性(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发展不同步,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动荡性(心理矛盾和冲突增多,情绪变化“疾风暴雨”,叛逆)、自主性(心理断乳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增强)、进取性(精力充沛,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社会性(开始有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给我讲授了6到15岁的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后,老师又给我们说了在这些年龄段的孩子们他们发展的关键问题,这让我深受感触,因为现在我也是一名五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新的老师我我有很多的不懂,需要和孩子们一起努力的。之后,老师在根据以上说的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我们就要开展适宜的教育不能不同年级的孩子都用同一种方法。
老师还给我们讲授了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孩子们的注意力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教授的过程也要不同,这样课堂才能更好。最后,老师和我们说了学生人际发展特点与教育教学,给我们分析了同伴关系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良同伴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等。
这个学期我做的是五年级的班主任,除此之外还担任五年级的语文,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非常的活跃,但是有点活跃过头了,在我上课的时候男生们都走到了我的讲台上面,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去管理他们了,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真的有很多的不懂。
这一堂课可以说是信息满满,以前学习的心理学是因为需要考试,现在我再一次学习心理学是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们,这样我的教学会更好,感谢互加,让我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听到了很有意义的课,让我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吸收,并把学到的这个知识应用到我们班的孩子身上,也期待着自己能从一颗小小的青椒变为红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