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里的电脑以及信息化教学装备越来越多。学校电脑谁由谁来修,这个老生长谈的难题,就越发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分为上、中、下三种策略。
上策:外人修
这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式,其实很多学校都已经这样做了。难点在于需要学校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由于是购买的服务而不是实物,很多学校觉得“不值得”,观念上的不认同是第二个难点。其实还可能有很三个难点,由于购买服务的价格不同,第三方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不尽相同,有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及时,个别时候,还是需要学校里“高手”的协助,所以仍不能完全的解放老师。如果非要打个分来显性衡量的话,95分。
中策:自己修
按照谁来修的方法分类,我又把它分为三档。
这是最合理的,因为维修涉及更换硬件,后勤部门有天然的优势。难点是要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哪怕是计算机教师,也不一定就会修电脑,更别说一体机、录课室、微课室、校园电视台等一众繁杂的设备了。有时我真觉得,能修电脑的人恰好又在后勤兼职的老师,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也可以是专门的机构。除了考验技术能力之外,又多了一个难点——职责分配。维修范围可大致分为软件、硬件、网络。软件维修没啥争议(反正国内的软件都不用花钱,花钱的领导基本不批),硬件就涉及审批购买,网络工程涉及设计、验收等,是自己做主还是要向其它部门申请还是完全由其它部门决定,每个学校都不尽相同,这关系到维修的效率、难度和设备的寿命甚至维修人员的主观积极性。
,这取决于会修电脑的老师在哪。一般这种情况,维修老师只负责软件维修,说白了就是可以修,但能不花钱。除了以上提到的影响因素外,这种方案最考验就是协调。即要协调本部门内部工作(维修工作与其它工作),又要协调本部门与后勤部门、工程部门的工作。协调得好,也能完成任务,协调不好,就会造成相互推诿,久拖不修。
如果要给中策(自己修)打个分,上下线会非常宽。技术能力强,权责分配合理,部门协调有序,能获得接近上策(第三方)的体验,反之,就会体验不佳,甚至形同虚设。姑且打个70-90分吧。
下策:没人修
下策呢,也未必真的是没人修,而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凭关系、讲奉献的修法。就我所知有些学校,即不设岗,又不定人,完全凭老师自己个人的关系请同事帮忙,懂技术老师完全是讲奉献义务服务。时间长了,这事就成了烫手山芋,唯恐避之不及,更别说能保障、支持教学了。当然,下策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在不占用学校任何资源。打分个50分吧,不及格。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逐渐增大,期中很多资金都用在信息化设备上,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老师的正常使用,才能发挥信息化设备的效用。以后,这部分工作将会越来越重要,成为学校教学的基础保障。
你的学校是由谁来修电脑?采用的哪种模式?欢迎朋友们由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