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务社交
在商务社交类产品中,用户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产品从用户需求出发,那导向自然是效率工具。继而的思考方向就会变成:如何提高用户达成目的的效率,如何给用户提供更多的社交方式来增加社交成功的概率,如何打造出更多的社交场景去覆盖更多的目标人群。
然而,这个方向上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卵用。显然,随着功能的臃肿,注册用户或许会增多,但是用户留存率和用户活跃度、信息流速等指标却必然会降低,这就是所谓的玩法稀释,产品特性的平庸化。
就本质而言,社交产品无法成为大多数人的效率工具,而仅仅是可能性工具。如果一款社交产品致力于打造一个比现实场景更加有效的关系链连接工具,其难度无异于发明永动机,也就是说,不可能。
而一款真正可行的商务社交产品应该是极致收敛,极度克制的,不应该去为了一个永远也无法满足的需求而浪费精力。就国情而言,我认为最可行的商务社交模式应该是基于好友背书的二度人脉关系导入。目前国内很多商务社交类产品还在走微博、facebook、陌陌等大众社交产品模式,在它们的产品,不仅需要用户在初期填写繁杂的表单,企图一次性榨干用户所有的有效信息,而且还奢望用户在一个场景单一的社交环境中去时刻展示自己,对于用户而言,门槛极高,耻度爆表。
而基于二度人脉的商务社交类产品只需迁移有效的关系链(如通讯录),就能在网络上映射出一个真实的社交场景,而以此为作为用户的初始状态,提供一个类似于养成类游戏的社交模式,在长期的使用之下,产生超预期的用户价值。
关于用户预期的管理
用户的满意度随着产品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产品中,用户对同一需求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套用kano模型,在微博中,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是超预期的,在微信中朋友圈是超预期的。可是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单独拿出朋友圈与微博做比较,朋友圈的体验是很差的,或者拿出微博的私信和微信做比较,私信的体验是很差的。
而在机遇,总是在解决用户还能在我们这里干什么的问题,不断地添加新功能,得到的结果是随着功能的完善,用户的满意度直线下降,换句话说,宁可做半个产品,也不要做完整的半成品。
关于用户隐私的管理
我一直认为,社交的核心在于隐私。因为社交产品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矛盾,信息展示和隐私保护。在社交产品中,如果一个用户不可见,那他就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如果用户的隐私全公开,那么使用这个产品就需要足够的心理建设。而在隐私保护不足的社交产品中,往往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用户往往是在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展示自我(在社交产品中,真实、即时、相关是信息有效的三大指标)。当信息的价值随着扮演而消失,扮演者随着目标观众的消失而消失,这样的产品生命力显然是很脆弱的。
关于用户心理压力的管理
由于社交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探、不断递进的过程,那么如何降低用户在社交产品中操作的心理门槛是很关键的。就比如机遇反约这个功能,当陌生人a向他想要接触到到人b发出约见请求之后,如果b用户选择同意,那么b的联系方式将会向a展示。在这里,社交关系的建立是跳跃的,用户在同意和拒绝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选择空间,如果系统设定强行将这个空间视而不见,那么就是逼着用户去同意或者拒绝,做出两难选择。而面对一个缺乏足够认识的陌生人,拒绝就成了常态。而且,约见这个词定义得太重,两个陌生人之间从认识到约出去喝咖啡,中间又十万八千里,就好比刚认识一个漂亮的姑娘,就说要交往,也是太过蜜汁自信了吧。这种冲着目标而目标的功能,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继而被用户冷落。
关于社区和社交
在内容社区中的关键行为是内容的创造和发现,在社交产品中的关键行为是用户之间关系链的建立和沟通,但在这之前,还有前置动作,表达和阅读。社区和社交的核心区别在于对内容的态度,内容沉淀、个性化推荐无疑都属于社区的范畴,而在社交产品中,内容只是关系链建立的媒介,就本质而言,内容的质量不取决于内容本身,而在与内容能否引发后续的社交行为。就一个好内容,在社区中应该是客观、理性、完整论证的,这样的信息质量是很高的,而在社交中应该是主观、感性、情绪化的表达,这样更容易引发共鸣或者抵触,促使观众产生认同或争论等信息补全的行为,实现社交关系的活跃。
而对于信息的组织,内容社区强调二次重组,强调短路径,这就会产生标签、分类等内容辅助工具,使用一种内容引导内容,标签、分类组织信息的方式,而在社交中,内容质量偏低,但对内容的时效性要求更高,这里就不允许二次重组等长周期的信息挖掘行为,没时间。在社交产品中,内容是人的附属物,所有内容都应该导向明确的人,而不是相关联内容或者更大的分类或者标签。
社区中强调对头部内容的挖掘和展示,而在社交产品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头部。但是,在社交产品中难免会形成关系链节点,也就是中心化。人们对于稀缺人脉的追逐,导致这些节点的形成,但是社交产品应该避免挖掘和展示这种节点,首先人不是内容,一个内容被阅读无数次,这对内容是好事,但是一个人被无数个人申请加好友,那就是灾难。其次,内容与阅读者之间是一对多的广播,而社交产品中用户希望的是一对一的交流,而关系链节点分身乏术,显然是无法满足的。而在一个成熟的社交产品中,控制好友数是很关键的指标。这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隐私,保护用户不被骚扰,另一方面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去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如果一个用户在这个产品中,形成足够分散的用户关系链,那他对于这个产品的粘性和依赖是要超过那些关系链集中的产品的。总而言之,如果在社区中,利用头部资源是一种运营策略,但是在社交产品中,头部资源慎用。如果用,也是在用户认知和用户行为习惯培养上面,而不是直接的关系链构建。
关于运营
在社交产品中,用户的表达和阅读同样重要,这是关系链建立的前提,甚至可以说,在用户表达或者阅读的时候,关系链已经开始建立了,只是还未促成关注或者加好友的动作而已。
首先,关于表达,需要两个方面:1,正向激励,2,降低门槛。
而正向激励包括,(1)平台支持的展示或者曝光机会,(2)用户反馈,其他用户的社交行为,从阅读,赞同,评论,直到加好友。(3)自我成就感,归属感。比如苹果ios10的新功能,记忆照片。
降低门槛包括,(1)操作体验层面的,(2)降低心理压力,提高行为概率。(3)降低心理预期(然后产生超预期,提高满意度),产生持续性。
其次,关于阅读,同样的两个方面,1,正向激励,2,降低门槛。
正向激励包括,(1)内容质量,感兴趣的人。(2)内容组织,足够优质的信息展示。优先级:时间、相关、真实。(3)丰富的表达渠道,诱导内容提供者的反馈。
降低门槛包括,(1)最短路径接触到好内容(2)快速跳过不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