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物体的颜色是不依赖于心识而独立的客观存在,无论是白天或者黑夜,物体的颜色都是存在的。但是20世纪随着物理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科学家认识到物体的所谓颜色,只不过是某种光波与眼根相互作用而在心中产生的视觉反应而已,颜色是一种心识现象。我们再从以下几点详细分析一下。第一,眼根,眼根包括眼球、视神经、脑皮层视区,它们都是由细胞组成,属于物质实体,所以说眼根是物质实体。第二,可见光波,由物理学可知可见光波是波长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在这个范围之内的电磁波就叫做可见光,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人类感受不到,就不叫可见光,叫红外线、紫外线,但某些动物或其他空间的生物可以产生视觉反应。光波本身并没有颜色,只是频率不同,波长不同的电磁波。第三,所见之物本身并没有颜色,它只是对某些频率的光波有反射作用,而对其他频率的光波有吸收作用。第四,所谓视觉是可见光波作用于视觉器官,在心中产生的直接感受而变现出不同颜色的反应。光波通过眼球折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有无数个感光细胞,接触不同的光子接收了光能,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达到大脑的感光区,心识产生视觉。我们把视觉反应叫做颜色,简称色,每个光点产生的视觉反应都有各自的点颜色,所有的点颜色组合成一个图像叫色境。当进入眼球的光波强度不同便有明暗的视觉反应,表现为颜色有明暗,很多人认为视觉应该是大脑的感光区产生的,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想当然。科学百科词条中有关大脑的解释是这样的,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大脑皮层表面的一层灰质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神经细胞,皮层深面的白质,白质内的灰质核都是有机物组成的,是由分子和原子组合起来的,所以大脑只是产生心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识对色境进一步的识别叫眼识,眼识包含四个方面,识别功能(即识别机制),识别对镜(色境),识别的过程,识别的结果。一切外在的世间万物之色境,都是我们的心识变现出来的,外面没有色境。例如,天上的月亮,你不看它的时候,月亮是不存在的,但月球是存在的,月球只是反射太阳光,只有当你看它的时候,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照入您的眼睛后,心识变现出月亮的色境。还有阴历三十晚上,太阳照到月球的光波,全部被地球挡住了,月球同样挂在天上,但是没有月亮,只有月,不亮。我们从这里开始去理解什么叫一切唯心造。第五,不同动物对相同频率的光波的视觉反应是有差别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猫科动物。我们都知道,在没有可见光波的情况下,人类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伸手不见五指,但是猫科动物能看见东西,只要有红外线就可以。还有其他各道的生命,对于光波的反应更加不一样。好,我们总结一下,通常情况下人类本能地以为色境在外面,跟心识没有关系,是“客观存在”,其实色境属于心识的活动。色境并不是被我们看见的,是我们的心识变现出来的,就好像在睡梦中,在没有醒来之前,人类本能地以为梦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醒来之后就知道了,梦境都是自心创造的。
颜色是客观存在的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接上文,色彩学家们决定用“红黄蓝”来度量我们的颜色感觉。怎么来度量呢?上文中提到了我们定义度量过程中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