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你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你在关系中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
关系语言为什么重要
如何知道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呢?最直接的答案,也许就是听和说。
实际上,人们在沟通里,很少直接说关系。他们一般只会说他们遇到的各种事情。
每个人,他们说的每句话背后,都是在说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表面上的层面:我们在讨论的很多内容。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层面:这些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
可以说,关系的语言,是通过说话者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
如果一对夫妻,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表面上是他们的教育理念有分歧,可是,如果脱离了内容,从关系上来看,他们其实都是在跟对方说:
“我比你更懂我的孩子,所以在这件事上,我比你更有发言权。”
这就是关系的语言。
关系语言的特点:对人不对事
我们经常说:要对事不对人。可是关系的语言是相反的:对人不对事。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
一些公司努力培养“对事不对人”的氛围,可是这种氛围的培养,并不说明关系不重要,恰恰说明关系很重要。你要让员工畅所欲言,就要形成这样的关系:你和我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配合的。如果没有这种关系的共识,领导再说:希望你们表达你们真实的想法,希望你们多提意见,员工也只会配合你演一个开明领导的角色而已。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只要有关系,就有关系的沟通。甚至可以说,这种关系的沟通比内容的沟通更加广泛,更加普遍。
有一个经典的沟通桥段,情侣吵架。
男朋友跟女朋友说:“好了好了,我错了。”,有时候,女朋友还会不依不饶的问“那你说说,你错哪了?”
有时候我们会吐槽这个女朋友,觉得她咄咄逼人。可是从关系的语言听来,男朋友说“我错了”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不想和你说了。”
而她说“说说你错在哪了?”其实是在说“我不想你这么敷衍我。”
那沉默不说话行不行?也不行。
从内容的沟通上,沉默不说话是没有内容的。可是从关系的沟通上,沉默不说话可以表达很多内容。也许你的沉默就在替你表达“我觉得你讲不通道理,不可理喻,所以不想跟你说话了”。
那岔开话题行不行?还是不行。
因为当你岔开话题的时候,在关系的沟通上,你其实还是在说:我不想听你说了,你说的话不重要。
从关系的语言来看角色的期待,我们就了解了,无论人们表面上在争论什么,他们争论的一个很大的主题,都是如何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
那么怎么解决这种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
从关系语言的角度,解决矛盾
有三点: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关系的矛盾是很激烈的,它有我们最深层的爱和怕。所以,人会本能地回避直接讨论关系,而要通过沟通各种表面上的内容来做隐晦的表达。
可是你也知道,关系是躲不开的,关系的沟通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就算不讨论关系,就算沉默,就算转移话题,内容的讨论,也会变成关系的一面镜子。你们的矛盾不仅没有回避,反而会进一步激化,误解会加深,你们会失去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机会。
第二,在了解关系的语言后,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当妻子说:“你怎么老把我们家的钱借给别人?”的时候,如果你知道了她顾虑的是关系,也许你就可以说:“老婆,不是这样的,我也很想告诉你,我就是有些担心你把我驳回了,我会没面子。”
这就是对关系的回应了。
第三,要在讨论事情之前,先思考怎么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如果我们感受到了一段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气息,那么可以组织关系中的人一起展开讨论,努力去就每个人的角色达成共识。即使最后没有形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会知道矛盾在哪里,而不必再为胡乱的猜疑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