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D888《呼吸,为了疗愈》【透过呼吸减轻COVID后遗症1/2】杨定一博士著作共学83/XX

舞动静心打卡D6/R127(每轮7天·第127轮第6天/总第888天),今日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脉轮清理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546天。➡️

共学《呼吸,为了疗愈》之及相关著作摘记心语(续/C54-1/2)——

透过呼吸,减轻COVID长期后遗症的冲击(1/2)

前面提到,许多慢性疾病是身体各部位失去协调的结果。但我们一起走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开始体会这样的可能:

透过呼吸带来的谐振,我们可以把整体的协调找回来,恢复健康。

会写这本书,其中一个动机也是希望陪大家走出这几年COVID-19大流行和长期后遗症的冲击。需要留意的,不光是染病和后遗症,还包括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和生活改变带来的影响。

举例来说,即使现代技术十分先进,让人类用史上最快的速度得到了目前看来堪用的疫苗,但大家都知道疫苗并不保证不会感染,更别说仍然不清楚长期副作用。长时间维持社交距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也需要关注。

经过这几年,许多朋友知道感染COVID-19有一定的机率会产生后遗症,但并不清楚这些后遗症具体的情况,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应对。

关于这个疾病,未知远比已知多得多。专家也不完全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有长期后遗症,而其他人可以平安度过,甚至好像没有症状。

有专家估计5~50%的染病者可能会有长期的COVID后遗症。初步看来,最初感染COVID-19的严重程度以及年龄(高龄)、性别(特别是女性)、肥胖、气喘、焦虑和忧郁等因素可能都有关系。

一般会提到的症状主要是疲劳、喘不过气和记忆力减退,其他包括发烧、咳嗽、头痛、耳鸣、嗅觉或味觉丧失、失眠、认知障碍、关节痛、焦虑和忧郁等至少50种症状。

有些COVID-19并发症相当棘手,例如心肌炎、重症加护后症候群(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和一些续发性感染。

除了「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这个条件,COVID-19长期后遗症没有更明确的诊断标准,也没有大家都认可的疗法。

唯一有共识的是:人本来的健康状况是决定COVID-19症状严重程度、会不会有长期并发症或后遗症的主因。

我是水沐,很多时候,人是否有基础病,直接决定一个人可能被疾病感染与打倒的可能性。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还是先天不足后天补?这是问题,也是答案。

越来越体会到【活着】本身的意义。

灵动、灵活地活出不同版的人生,不同版本的可能性。

将赋义人生的权利,始终紧紧握在自己的手里。时常觉察,可以核对,却不必假予人手。

为活着的每一天欢庆!感谢自己,过好这活泼泼、熟悉又新鲜的每一天,我是自己的宝藏,也是世界的财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