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孕妈妈问,我脐带绕颈一周,怎么能绕出来?
这个问题看似没毛病,其实是问错了。首先把脐带绕颈当成了一个绝对的“病症”,或者叫“症结”,从而急于解决它,这是引发焦虑情绪的因,这些焦虑又成为问题扩大化的根源。
怎么扩大化呢?看看大家的“演绎”: 有的认为是自己姿势不当导致的,睡觉的时候就翻来覆去不踏实;有的特别担心胎动,胎动一多就想是脐带勒得太紧了吧; 还有的甚至来看喘气困难的病,经过详细追问才想起是从诊断出脐带绕颈才开始喘不动气的,这是典型的焦虑情绪下发生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当明白后,立刻如释重负,喘气一下子就通畅了。
妊娠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变化,孕妈妈的敏感度大幅度升高,一定的敏感度是对胎儿发育的保护。然而,这份敏感同时也是引发焦虑的“罪魁祸首”,因为敏感后就会对呈现出的问题感到害怕,不知所措。从而容易产生焦虑。
自古以来,人们都懂得孕期胎教的重要性,平静喜悦的心境有利于稳固胎儿的先天之本。现代社会原本的快节奏,知识更新的速度,数量级信息的涌入成为破坏心灵安宁的入侵者。孕妈妈很容易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失去宁静的内心,而这对于下一代的发育极为不利。因为妈妈是胎儿发育的环境,影响着个体生命早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而宫内的发育对于一个个体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所以,敏感度提高带来的焦虑不安,需要通过努力提升认知水平,防止片面化和绝对话看问题。比如开篇的问题,缺少了对脐带的认识,很多人把脐带等同于一般的绳索。而实际上,脐带是一条滑溜溜的管子,里面有三根血管,血管周围有一种叫做华通胶的胶质保护脐带的血管,这会使通往胎儿的血液氧气得到较为安全的供应。在羊水中脐带会受到浮力作用,也减少了脐血管受到压力发生官腔变窄。有脐带绕颈的宝宝一般脐带都比较长,并不像有些妈妈把脐带绕颈想像成“宝宝上吊”的惨烈景象。大自然在进化中已经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对于这种保障,我们只需要去认识便能感受到心安。除了自然的保护屏障,现有的监测工具和医疗资源也是大力的支持,孕妈妈要学会利用好这些资源,化解自己的问题。提高认知,与宝宝建立内在连接,把专注力,耐心给予腹中的宝宝,陪伴它一天天长大,做一个可以触摸成长,享受孕育的准妈妈。